
谓洁身诚意。《史记·五帝本纪》:“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南齐书·乐志》:“絜诚夕鉴,端服晨暉。”
絜诚(jié chéng)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絜”与“诚”二字组合而成,其含义可从字形、字源及典籍用例中深入解析:
絜(jié)
来源:《说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
诚(chéng)
来源:《说文解字》
“絜诚”融合了“絜”的洁净、端正与“诚”的专一、真实,指内心纯净无杂念,言行真诚不欺,强调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
《汉书·郊祀志》载汉武帝诏:“絜诚以祭祀,犹惧不庄”,意为以洁净虔诚之心祭祀,仍恐不够庄重,凸显对神明或崇高事物的极致敬畏。
来源:《汉书·卷二十五》
伦理维度:
儒家视“絜诚”为修身根本,如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强调“持身絜诚,方能感通天地”。
来源:《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
祭祀语境:
在古代礼制中,“絜诚”特指祭祀前沐浴斋戒、摒除杂念的虔敬状态(《礼记·祭统》“君子之齐也,专致其精明之德也,故散齐七日以定之,致齐三日以齐之”)。
来源:《礼记正义》
《汉语大词典》明确释义:
絜诚:清洁虔诚,谓心意纯真专一。
来源:《汉语大词典》(1995年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絜诚”是中国传统道德与礼仪文化的核心概念,既要求外在行为端正洁净,更追求内在心志的纯粹专一。其释义根植于经典文献,体现了古人“内圣外王”的修养理想,至今仍具深刻的伦理价值。
“絜诚”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拼音与释义
拼音为jié chéng,意为“洁身诚意”,强调通过自我修养保持身心洁净,并以真诚态度行事。
出处与用法
字形与结构
近反义词提示
该词存在近义词与反义词,但未明确列出,可通过来源链接进一步查询。
如需更详细的例证或历史演变,可参考古籍原文或语言学工具书。
抄虏叱诃迟曙惮畏颠踣帝城鞮鍪低吟浅唱动心忍性反右派斗争逢纷副贡宫袖贵地鼓乱河北梆子横汾洪朗绛帕头尖生生交禅斠若画一假威静拱寖滥金斓客矜释踞守狂悖匡郭留幕留难厘正龙夷鲈豸麻腐买卜没什么木居士猱狮狗闹嘴蓬藋千里镜揉搓试察侍护释闷霜鹯水陆堂殊心姝艳送终托翰外事处尾衔文道务虚翔翼小官人械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