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洁身诚意。《史记·五帝本纪》:“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南齐书·乐志》:“絜诚夕鉴,端服晨暉。”
“絜诚”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拼音与释义
拼音为jié chéng,意为“洁身诚意”,强调通过自我修养保持身心洁净,并以真诚态度行事。
出处与用法
字形与结构
近反义词提示
该词存在近义词与反义词,但未明确列出,可通过来源链接进一步查询。
如需更详细的例证或历史演变,可参考古籍原文或语言学工具书。
《絜诚》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真挚、诚恳。它强调一个人言行一致,真诚对待他人,不做假、不虚伪。
《絜诚》的拆分部首是糸(络),它包含有“纟”(纤维)和“糸”(线),表示与“绳”有关。它的总笔画数是18画。
《絜诚》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说文解字》,它是一个古代的字典,由东汉时期的许慎编纂。在《说文解字》中,它解释为“去伪求真,有难必诚”。在古代,它也用作姓氏。
繁体字《絜诚》的写法是「絜誠」。
在古代,绝大多数汉字都有不同的写法。据史书记载,古时候,《絜诚》可以写作「絜誠」、「絜丞」等。这些写法在历史中被较少使用,现在基本上不存在。
1.他言行一致,絜诚待人,深受大家的尊敬。
2.慷慨助人的绅士,以絜诚和诚恳作为他的处事原则。
1.絜诚厚道
2.絜诚友善
3.絜诚待人
4.絜诚守信
5.絜诚不倦
1.真诚
2.诚恳
3.坦诚
4.正直
虚伪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