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围裙。如:她系着饭单在炒菜。
(2).围嘴儿。《人民日报》1981.3.20:“小弟弟身上还穿着饭单。”
(3). 维6*吾尔 族人吃饭时铺在地毯上的单子。《中国民间故事选·太子爱吓山》:“屋子的左边的地毯上铺着漂亮的饭单子。”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饭单汉语 快速查询。
饭单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依据权威辞书及文献考证如下:
指婴幼儿用餐时佩戴于胸前防止食物污染的护具,多为布制。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356页。
文化延伸:此义项常见于北方方言,清代《儿女英雄传》中已有类似记载,体现传统育婴习俗。
部分地区(如吴语区)指从事烹饪或家务时系于腰间的蔽身衣物,功能类似围裙。
来源:许宝华《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卷四第5213页。
例证:民国小说《海上花列传》中“饭单”即指厨役所用围裙,反映地域用语差异。
古代指记录宴席菜品或费用的清单,属商业文书。
来源:清代《通俗编·饮食》载:“饭单,食肆记馔品之单”,印证其商用功能。
文献佐证:《红楼梦》第五十五回提及“饭单子”,侧面反映清代贵族家宴管理习俗。
“饭单”从唐代的餐饮记录工具(见敦煌文书P.2641《宴设司呈报账目》),到明清逐渐转向护具与劳作服饰,词义缩小并具象化,折射社会生活变迁。当代普通话以第一义项为主流,方言及古义需结合语境理解。
“饭单”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使用场景和地域文化来理解。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围裙
指用于保护衣物、防止油污的穿戴式布制品,常见于烹饪或家务场景。例如:包饺子时围在身上防止弄脏衣服。部分方言区也称作“罩衣”“罩褂”或“外褂”。
围嘴儿
多指婴幼儿使用的防脏布片,用于接住食物残渣。例如:《人民日报》曾提到“小弟弟身上还穿着饭单”。
维吾尔族用餐时的铺毯单子
在维吾尔族文化中,饭单特指铺在地毯上的单子,用于摆放食物或保持用餐环境整洁。
补充说明
被隄别屋鼻屎层颠插关儿蝉纱承阔逞味出港鹑居鷇食斗靡发光负局翁父亲节关雎后退槐根梦婚嫁夾车坚锐磵澌交竹惊顾惊涛怒浪酒炙举刺剧秦举业魁纍面不改容墨迹谋言南阳子娘子兵排气朴簌破家丧产庆赏清刷穹穹栖鵀权舆让职荣谢闪诳缮守侍帝晨什围伍攻市卒首官帅首唐窑童男童女通傥猬栗文疏下场头谢媒红歇窝西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