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寄与的意思、寄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寄与的解释

(1).传送给。 南朝 宋 陆凯 《赠范晔》诗:“折花逢驛使,寄与 陇头 人, 江 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唐 贾岛 《送韩湘》诗:“欲凭将一札,寄与 沃洲 人。”

(2).犹致送,赠送。 郭沫若 《把精神武装起来》:“ 中国 人能够养成到这种的程度,我相信, 日本 的法6*西6*斯军阀一定不够我们消灭,而全世界的文化,一定要着我们的第二次的寄与的。” 田汉 《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序》:“在他赴 青岛 之前将发表他那倾注着半生蕴蓄的大著《表演术》,这对于我们这些爱好戏剧艺术的学徒们是非常宝贵的寄与。”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寄与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寄与”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传送给
    指通过某种方式(如邮寄、托人转交)将物品或信息传递给他人。例如:

    南朝陆凯《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通过驿使将花寄送给友人。

  2. 致送、赠送
    强调主动给予或寄托情感。例如:

    郭沫若提到“全世界的文化一定要着我们的第二次的寄与”,表达文化贡献的赠予意义。


二、用法与辨析


三、参考来源

综合汉典、古诗例证及现代用法分析。需注意区分近义词,避免混淆。

网络扩展解释二

寄与

“寄与”是一个汉字词语,包含两个字:“寄”和“与”。下面分别对这两个字进行拆分、笔画和来源进行介绍。

拆分部首和笔画

“寄”字的部首是宀,总共有11个笔画; “与”字的部首是人,总共有3个笔画。

来源

“寄”字的本义是指通过携带或邮寄等方式将物品发送给他人,后来引申为将情感、希望、责任等寄托给他人。而“与”字意为给予、交给,常常用于表示主动给予、分配或转交等含义。

繁体

在繁体字中,寄与分别写作「寄」和「與」。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寄字和与字的写法有些变化。例如在金文中,寄字写作“⿱宀示”,与字写作“⿱亻与”。

例句

一、寄与的例句:

因为工作的繁忙,她把照顾孩子的任务寄与给了父母。

二、与寄的例句:

我将这封信与寄给了你的朋友。

组词

寄托、寄予、赋予、传承。

近义词

交托、转交、授与。

反义词

收回、取回。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