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嘉慶的意思、嘉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嘉慶的解釋

(1).吉祥喜慶。亦指喜慶的事。 漢 焦贛 《易林·萃之夬》:“千懽萬悅,舉事為決,獲受嘉慶,動作有得。” 宋 晏殊 《訴衷情》詞:“世間榮貴月中人,嘉慶在今辰。” 明 吳承恩 《元壽頌》:“ 承恩 蒙公殊遇,垂二十年,謁選來都,又出公之敦喻,值茲嘉慶,良有愜於中也。”

(2).謂外出歸家拜見父母。 南朝 宋 顔延之 《秋胡詩》:“上堂拜嘉慶,入室問何之。” 唐 孟浩然 《夕次蔡陽館》詩:“明朝拜嘉慶,須着 老萊 衣。” 唐 王維 《休假還舊業便使》詩:“上堂嘉慶畢,顧與姻親齒。”嘉,一本作“ 家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嘉慶(拼音:jiā qìng)是漢語中具有特定曆史與文化内涵的專有名詞,主要含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清代年號

嘉慶是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的年號(1796年-1820年),代表清朝第七位皇帝統治時期。該年號承載以下文化内涵:

  1. 字義溯源
    • 嘉:本義為“美好、吉慶”(《說文解字》:嘉,美也);
    • 慶:意為“祥瑞、福澤”(《爾雅·釋言》:慶,賀也)。

      組合寓意“嘉美吉慶”,寄托國泰民安、盛世延續的治國理想。

  2. 曆史定位

    嘉慶朝處于清朝由盛轉衰的關鍵階段,以懲治貪腐(如查辦和珅)、整頓吏治著稱,史稱“嘉慶中興”,但亦面臨白蓮教起義等社會動蕩。


二、其他語義延伸

  1. 人名與地名

    現代漢語中,“嘉慶”偶見于人名(如中國台灣地區政治人物遊嘉慶),或作為地名(如上海嘉定區“嘉慶路”),均取“吉祥喜慶”的引申義。

  2. 文化符號

    在文學、影視作品中常作為清代曆史背景的标志性符號(如《嘉慶皇帝》等著作)。


三、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釋義

    《漢語大詞典》對“嘉慶”的釋義以年號為核心,強調其構詞理據與曆史專屬性(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曆史記載

    清代官方文獻《清實錄·仁宗實錄》詳載年號啟用诏書,明确“嘉慶”的選定依據(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清實錄》)。

  3. 文字學考釋

    “嘉”“慶”二字的本義解析見于《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注本)及《爾雅義疏》(清·郝懿行撰)。


四、現代使用提示

在當代語境中,“嘉慶”需依據上下文區分曆史專指與普通吉祥語用途,避免語義混淆。

(注:因未檢索到可驗證的線上詞典鍊接,暫以經典文獻名稱标注來源,建議通過權威圖書館或學術數據庫查閱實體書籍。)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嘉慶”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曆史年號

嘉慶是清朝第七位皇帝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的年號,使用時間為公元1796年至1820年(共25年)。乾隆皇帝于1795年禅位給颙琰,次年正月初一(1796年2月9日)正式啟用“嘉慶”年號,寓意“吉祥喜慶”,寄托國泰民安之願。


二、普通詞語含義

  1. 吉祥喜慶
    出自《易林·萃之夬》:“獲受嘉慶,動作有得”,指福澤祥瑞之事。宋代晏殊《訴衷情》中“嘉慶在今辰”也表達對美好時刻的贊頌。

  2. 歸家拜見父母
    唐代孟浩然《夕次蔡陽館》提到“明朝拜嘉慶”,指外出歸家後向父母行禮問安的傳統禮儀。


三、名字寓意

“嘉”象征善、美、幸福,“慶”代表祝賀、吉慶。組合後常用于人名,寄寓賢良溫和、人生美滿之意。


四、其他引用

“嘉慶”既是曆史符號,也承載着文化祝福,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多義性。

别人正在浏覽...

阿叔愁煙鋤耰大考躭擱淡然處之東方聖人鈍金繁銷奉告馮驩券豐年稔歲豐腆高照爟火官雞汗邪豪崛和鬨後旍劃歸糊口蹇剝講言儉謹交叉感染近臣救苦齋钜望開花結果抗糧考問攬抱涼飙貍奴輪腚使風滿舌生花蒙受命硬慕賢嘔軋潛窦奇丑清靡情猿讓渡乳聲乳氣蓐收讪刺設廚泗涕蘇李挑槽挑檐退出玩耍遺使涎滑小合唱俠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