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士祭神的坛场。 唐 陆龟蒙 《和南阳润卿将归雷平》:“真仙若降如相问,曾步星罡遶醮坛。”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王国昌》:“ 嘉靖 间,巡视光禄给事中 杨允绳 ,纠劾光禄寺丞 胡膏之 贪,反为所訐,谓其訕上事玄,故减醮坛供给。” 洪深 《五奎桥》:“他刚才还在收拾醮坛的。”
“醮坛”是道教仪式中的专用术语,指道士进行祭祀、斋醮科仪等宗教活动时设立的坛场。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醮坛是道教祭祀神明或举行法事的场所,通常以土石筑成高台,并布置法器、供品等。其名称由“醮”(指设坛祭神)和“坛”(祭祀高台)组合而成,体现宗教仪式的神圣性。
结构与功能
历史文献记载
延伸含义
在文学作品中,醮坛也象征神秘、庄严的宗教氛围。例如《初刻拍案惊奇》中描述角色因急事“不顾醮坛斋戒”,侧面体现其神圣性。
醮坛是道教文化的重要载体,既是物理空间上的仪式场所,也承载着宗教信仰和仪式规范。欲了解更详细执事分工或科仪流程,可参考道教典籍或专业研究文献。
《醮坛》这个词来源于汉语,它是指古代用来举行祭祀仪式的坛子。古人在醮坛上祭祀神灵,祈求平安和祥。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醮坛》的拆分部首和笔画、繁体写法、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与之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醮坛》的拆分部首是⻏(酉)和土。它的总笔画数是12。
《醮坛》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它是古代人民举行祭祀仪式时所使用的物品。
《醮坛》的繁体写法是「醮壇」。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醮坛》的古时候汉字写法是「酵壇」。
1. 今天,我们在醮坛上向神灵祝福。
2. 那位年迈的长者亲自主持了醮坛的仪式。
3. 这座古老的醮坛上保存着许多祖先的祭品。
与《醮坛》有关的组词有:醮神、祭坛、坛灶。
《醮坛》的近义词包括:祭坛、祭台。
《醮坛》的反义词为:庙堂、凡坛。
颁发遍处彪文閟閟长陌剗韤敕勒歌重规袭矩调繁地震学豆腐涝端原堵口飞凫舃芙蓉幕改名换姓勾画观风使诡图过客郭顺时汉虏黑体字鸿惊驩浃金狄景星庆云禁脔格救颠潏潏阬壍贶别宽慰枯腊梨枣卤斥袂云汗雨儗似飘零书剑剽戮劈里啪啦洴涌蒲包縴道其先身边人神影沈纡屎溺丝忽耸翮天造草昧佻急橐笥王师万劫不复未了公案吴蜀吴太伯现代汉语词典最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