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骄傲的性格和表现。 汉 王充 《论衡·率性》:“猛气消损,骄节屈折。”
“骄节”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一定差异,需结合文献和权威解释综合分析:
正面解释
指因高尚品德或坚定原则而产生的自豪感,强调不轻易妥协的坚守态度。例如,形容人在道德困境中保持气节,不为外界压力所动。
负面解释
更多文献(如《论衡》)将其解释为“骄傲的性格和表现”,带有贬义色彩,如汉代王充所言:“猛气消损,骄节屈折”,指因傲慢导致的行为偏执。
正面用法
适用于描述坚守信念的人物,如历史中“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风骨。
负面用法
多用于批评性格缺陷,如《论衡》中形容因骄傲导致的行为僵化。
“骄节”一词具有双重性:既可褒扬坚守原则的品格,亦可批判傲慢固执的性格。理解时需结合语境及文献依据,避免单一化解读。
骄节,是一个常用的词语,指的是骄傲自豪的心情和节日的氛围。
骄节的拆分部首为马和食,总计12画。
骄节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尚武风气。当时的武将和士兵在胜利归来时会得到喜庆的待遇和庆祝,故而形成了骄傲自豪的心情和节日的氛围。
骄节的繁体字为驕節。
在古代,骄节的汉字写法有所不同,以篆书为例,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檄” 和“出”。檄指的是军令牌,出指的是节日出行。这两个字合在一起,传达了骄傲自豪的心情和庆祝节日的意思。
1. 在国庆期间,举国上下洋溢着骄节的氛围。
2. 她的成绩优异,实至名归,完全可以为自己感到骄傲的节日。
1. 骄傲
2. 自豪
3. 庆典
4. 欢欣
5. 忻庆
1. 得意
2. 高兴
3. 自满
4. 扬眉吐气
5. 兴高采烈
1. 谦虚
2. 谨慎
3. 羞怯
4. 忧郁
5. 沮丧
哀梨蒸食胞裹颤音达德丹渊風馳電逝赋铭肤学桄桔古画诡品涵溶候函后忧还元汤互相贱辈醮醴金风惊喜交加酒评鲁赵拘厄开心见胆考落雷师乐极则悲凉风连汉莲藕卖萌媢嫉棉鞋铭飨悯凶谋维内犯切理餍心钦爱请匄榷取取暖臞仙三一律上天梯神媪失误私术粟斯提词同波推理伪让齆臭问学无华雾隐五藏六府详练香油钱斜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