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计时器。一种蟾蜍形的漏壶。 唐 李约 《岁日感怀》诗:“曙气变东风,蟾壶夜漏穷。”
“蟾壶”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词语,但根据权威资料显示,其核心意义与古代计时器相关。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蟾壶(chán hú)指古代一种蟾蜍形状的漏壶,属于计时工具。漏壶(也称刻漏)是中国古代利用水流计量时间的装置,而“蟾壶”特指以蟾蜍形象为装饰或造型的漏壶,常见于文献记载。
唐代诗人李约在《岁日感怀》中写道:“曙气变东风,蟾壶夜漏穷。” 这里“蟾壶”代指漏壶,诗句描述夜间的计时器漏尽,象征时间流逝、天色将明。
部分资料(如)将“蟾壶”解释为比喻才能出众的成语,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词典或主流文献,可能是误传。建议以“计时器”释义为准。
漏壶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多级容器滴水,利用水位下降或浮箭刻度显示时间。蟾蜍形制可能与古人将蟾蜍视为“辟五兵、镇凶邪”的灵物有关,兼具实用与象征意义。
“蟾壶”主要指古代蟾蜍形漏壶,用于计时,而非比喻性成语。需注意区分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蟾壶》是一个词汇,通常指代了一种古代传说中的神秘之物。它是由两个字组成,蟾和壶。
蟾的部首是虫,壶的部首是豆。蟾共有13画,壶共有6画。
《蟾壶》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它是蟾蜍精所居住的壶,被认为有着魔力和仙灵的能力。在繁体字中,蟾壶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时候,蟾壶这个词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主要以隶书和篆书为主。篆书中的写法可能会更加古老和独特。
他梦见手持蟾壶,寓表示他将有好运降临。
蟾壶宴、蟾宫折桂、壶中日月
仙壶、蛤蟆锅
常人器具、寻常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