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牋记的意思、牋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牋记的解释

古代文体之一。给长官的书启。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蜀郡太守颍川刘胜》:“太僕 杜密 周甫 亦去 北海 相在家,每至郡县,多所陈説,牋记括(托)属。”《后汉书·皇甫规传》:“﹝ 规 ﹞所著赋、铭、碑、讚、祷文、弔、章表、教令、书、檄、牋记,凡二十七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原牋记之为式,既上窥乎表,亦下睨乎书……清美以惠其才,彪蔚以文其响,盖牋记之分也。” 宋 曾巩 《与定州韩相公启》:“始敢脩牋记参候之礼,庶几将心诚飢渴之勤,载省孤蒙,实为幸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牋记”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形演变与文献应用两个角度解析:

一、字源释义 “牋”为“笺”的异体字,《说文解字》释其本义为“表识书也”,即用于标注文字的竹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竹部》明确记载:“笺,表识书也。从竹戋声。”此字从竹部,印证古代以竹简为载体标注文字的习惯。

二、文体功能 在六朝文献中,“牋记”特指下级呈递上级的公文文体。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详述:“牋者,表也,识表其情也。”此类文书多用于陈情叙事,如《后汉书·胡广传》载:“诸生试章句,文吏试牋奏”,可见其行政文书属性。

三、书信代称 唐宋以降词义扩展,逐渐成为书信雅称。明代张自烈《正字通》载:“牋,今人以答表启为牋”,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虽未直用“牋记”,实为典型笺记体书信。

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归入“古代文体”条目,释义为“古代下属对上级的书信”,印证其词义的历史延续性。需注意的是,“牋”作为“笺”的异体字,现代规范书写中推荐使用“笺记”。

网络扩展解释

“牋记”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用于下级向上级或官员向长官呈递的书信或文书,属于公文性质的书面表达形式。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用途
    根据文献记载,“牋记”是汉代至南北朝时期常见的应用文体,内容多涉及政务陈述、建议或汇报,具有明确的官方沟通功能。例如《后汉书》提到皇甫规的著作中包含“牋记”,说明其常用于正式场合。

  2. 历史文献中的例证

    •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记载,官员刘胜在郡县任职时通过“牋记”向上级陈说事务。
    •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书记》中将其归类为“书记”文体的一种,强调其实用性和规范性。
  3. 与“劄记”的区别
    需注意“牋记”与“劄记”(zhá jì)易混淆,后者指读书笔记或随笔记录(如清代宋荦、徐特立所述),功能与前者截然不同。

若需进一步了解其他古代文体或词语辨析,可提供具体词条以便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挨磨阿滥八疵百长辩言臕健表里一致宾相毕弋伯牙弦常职嗔喝从动跌脚槌胸丁银丢溜兜挡分居赶集歌本隔墙广寒宫鼓翻黑林侵亨鱻后却皇极阛衢回薄呼喇喇豁荡火器检看棘地洁身自好给回近侧金鳷据案开啓老玉米乐手亮度廉嗜落霞鲁史靡跌磨洗衲锦弄痴弄思破镜重圆软下疳上秋圣帝突门线儿香物相翼闟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