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讲习文献经典。 三国 魏 嵇康 《难自然好学论》:“劝学讲文,以神其教。” 戴明扬 注:“《汉书·景帝纪》:‘詔曰:选豪俊,讲文学。’注曰:‘讲,谓和习之。’”
(2).指经筵讲章。 明 宋濂 《故翰林侍讲学士金华黄先生行状》:“进讲经筵者三十有二,经筵无专官,曰领,曰知,咸宰执近臣,讲文之述,率属先生订定。”
“讲文”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主要包含以下两个义项:
指对古代经典文献进行研习和讨论。这一用法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嵇康的《难自然好学论》中:“劝学讲文,以神其教。”
特指古代帝王或官员在经筵(学术讲座)上讲解经典的文稿。例如明代宋濂记载:“经筵无专官……讲文之述,率属先生订定。”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汉书》《嵇康集》等典籍。
讲文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讲述文章、讲述文字。它是由"讲"和"文"两个字组合而成。
讲:部首言,总笔画4
文:部首文,总笔画4
讲文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的时候,人们通过讲述文字的方式传播知识和信息,所以形成了"讲文"的概念。
繁体字中的讲文是「講文」
在古时候汉字的书写中,"讲"字与现代有些不同,顶部的横撇稍长,部首言形状更加明显。"文"字与现代相似,形状较为简单,没有太多变化。
1. 他非常喜欢讲文,总是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
2. 这本书讲文详实,是学习历史的好资料。
讲义、文学、文章、文化
述文、谈文、诵文
默文、寡文、闭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