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架阁库。 宋 苏辙 《论户部乞收诸路帐状》:“至於驛料等帐,非三司国计虚赢所繫,故止令勘磨架阁。”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张浮休书》:“无以遣日,因取架阁陈年公案,反覆观之。”参见“ 架阁库 ”。
(2).指架阁库官。 宋 陈亮 《甲辰答朱元晦书》:“五月二十五日, 亮 方得离棘寺而归,偶在 陈一之 架阁处逢一 朱秀才 。”《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三年》:“架阁 卫博 ,论用人宜録所长,弃所短。”
(3).建造楼阁。 唐 韩愈 《送僧澄观》诗:“构楼架阁切星汉,夸雄鬭丽止者谁。”
(4).空中楼阁。比喻虚幻,乌有。 元 汤式 《醉花阴·离思》套曲:“俺娘铁石心肠更狠如虎豹,将将将好姻缘成架阁。”
架阁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存放档案文书所用的木架或木柜,后引申为管理档案的机构或官职。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详细说明:
存放档案的器具
指古代官府中用于分类存放公文案卷、簿籍册档的木制架子或柜子。其设计通常分层分格,便于文书的有序保管和查阅,是古代档案管理的重要工具。例如《汉语大词典》释义为“贮存档案的木架”。
管理档案的机构或官职
在宋代,“架阁”演变为一个专门的官职名称——“架阁官”,隶属于中央或地方官府,负责档案的接收、整理、保管和编目工作。例如《宋史·职官志》中记载的“主管架阁库”一职,其职责即为管理文书档案库。 后也直接代指存放和管理档案的场所(架阁库)。
现代使用与补充说明
“架阁”作为具体器具或官职在现代已不常用,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研究古代文书制度、档案史的语境中。其意义侧重于体现中国古代档案管理的制度化和专门化发展。
参考来源:
“架阁”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四类解释:
宋元时期专门用于储藏账籍、文案等官方文件的机构。例如:
负责管理架阁库的官员,属于宋代职官体系中的基层文职。如《宋史·职官志》记载该官职隶属户部,掌管档案资料。
唐代韩愈在《送僧澄观》诗中描述“构楼架阁切星汉”,此处指实际建造高耸的楼阁。
元代汤式《醉花阴·离思》用“好姻缘成架阁”比喻美好姻缘如空中楼阁般虚幻,这一用法与成语“空中楼阁”的比喻义相通。
说明:以上解释综合了多个来源的权威信息,其中:
爱答不理白腻颁条陂堰编号辨析伯姊参诀超然迈伦称喻当门对户荡气回肠斗纽顿腹之言耳斡遌顔伏兔刚方勾当构堂乖硋国字海桑陵谷哗拳诲音狡客节度使敬老爱幼棘突酒次青衣慷慨陈词匡教匡正来效滥好人丽观龄梦蟊疾梅格愍儒乡目前目生葩藻气楼癯弊入脚如数傻呵呵社稷生民税马鼠牙雀角束蕴请火贪婬田本命停僮通前彻后土稚玩岁愒月五颜六色踃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