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黄竹筒的意思、黄竹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黄竹筒的解释

方言。称黄鼠狼。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土地菩萨掌管五谷六米的丰歉和猪牛鸡鸭的安危,那些危害猪牛鸡鸭的野物:黄竹筒、黄豺狗、野猫子,都归他们管。”原注:“黄竹筒,黄鼠狼。”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黄竹筒”是一个方言词汇,主要在特定地区使用,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基本词义

“黄竹筒”是方言中对黄鼠狼的别称,多用于描述这种动物对家禽(如鸡、鸭)的危害性。这一称呼源于其外形特征——黄鼠狼身体细长且呈筒状,颜色偏黄,与竹筒形态有相似之处。

2.文化背景与文学作品

在周立波的小说《山乡巨变》中,曾提到土地菩萨管理的“危害家禽的野物”包括“黄竹筒、黄豺狗、野猫子”,并特别注释“黄竹筒”即黄鼠狼。这一用法反映了农村生活中对自然生物的民间认知和语言特色。

3.地域性与使用场景

该词属于地域性较强的方言词汇,常见于描述乡村生活或传统民俗的语境中。例如,在讨论家禽保护、农业生态时,可能用“黄竹筒”代指黄鼠狼,带有一定的口语色彩。

4.语言特点

参考资料

更多信息可查阅方言词典或文学作品(如《山乡巨变》),亦可参考在线词典工具。

网络扩展解释二

黄竹筒的意思

《黄竹筒》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能力或知识埋藏在普通人身上。它比喻人的内在素质或潜能非常出众,但表面上看却平庸无奇。

拆分部首和笔画

《黄竹筒》由“竹”、“竺”、“黃”、“黄”、“竹”组成。

“竹”部首意味着与竹有关,表示植物类字

“黄”为该字的假借音写法

来源和繁体

《黄竹筒》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晋书·郑袤传》,原文为:“二郎之节,安得乎黄竹筒耶?”意为俊杰郑袤的才智与品德隐藏在黄竹之中无法显示出来。

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简化字“黄竹筒”,在繁体字中为“黃竹筒”。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这也显示出《黄竹筒》这个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书写变化。在商周时期,使用“黃”字的上半部分有两个点,下半部分则用斜线表示。而在秦汉时期,写作“黃”的下半部分用垂直的一撇代替了斜线。

例句

他看似平凡无奇,但实际上是一个黄竹筒。

虽然他表面上一无是处,但他是一个活生生的黄竹筒。

组词

黄杨、筒装、竹木

近义词

深藏不露、无声无息

反义词

锦上添花、表里如一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