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活脫的意思、活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活脫的解釋

(1).活像,非常相似。 宋 楊萬裡 《冬暖》詩:“小春活脫是春時,霜熟風酣日上遲。”《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那臉蛋子一走一哆嗦,活脫兒一塊涼粉兒。” 柯靈 《香雪海·給人物以生命》:“活脫是 潘金蓮 聲口,除了她再無别人。”

(2).活潑;靈活。 宋 張炎 《蝶戀花·題末色褚仲良寫真》詞:“濟楚衣裳眉目秀,活脫梨園、子弟家聲舊。” 明 唐順之 《叙廣右戰功》:“我兵築堡增戍則益紛然,如刻穴守鼠,而賊活脫不可蹤跡。” 梁斌 《播火記》十六:“菊花青知道姑娘性子烈,不願多吃苦頭,伏下腰,一陣急驟的鈴聲,唰地一下子跑下去,好活脫的馬!” 郭沫若 《一唱雄雞天下白》:“‘詩人’,從詞的産生過程上來,雖然是指 柳亞子 先生,但我認為可以解釋得更活脫一點。”

(3).猶推脫。 明 徐渭 《送推府王公序》:“吏束人以繁文,或活脫而牴牾之,較駁其毫毛,動逾年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活脫”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活像,非常相似()
    指事物或人物的形象、特征極為逼真,如複制一般。
    例句:

    • 宋·楊萬裡《冬暖》詩:“小春活脫是春時,霜熟風酣日上遲。”
    • 柯靈《香雪海·給人物以生命》:“活脫是潘金蓮聲口,除了她再無别人。”
  2. 活潑、靈活()
    形容人或事物充滿生機、靈動自然。
    例句:

    • 明·唐順之《叙廣右戰功》:“賊活脫不可蹤迹。”
    • 梁斌《播火記》:“好活脫的馬!”
  3. 推脫、開脫()
    較少用,常見于古典文學中,表示擺脫責任或關系。
    例句:

    • 元曲《抱妝盒》:“太子也,你便似鈎竿頭活脫了巨鳌腮。”

二、使用場景


三、補充說明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活脫:詞義和來源

「活脫」是一個常用于口語中的成語,用來形容某個人或某個事物真實、真實可信而不虛假。這個詞形象地表達了某個人或事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意義。

活脫的拆分為「氵(水部)」和「舌(舌部)」兩個部首,它的整體構造非常簡單。部首「氵」表示與水有關,「舌」表示與語言、說話有關。

繁體字的寫法

在繁體字中,「活脫」可以寫成「活脫」。

古代寫法

在古代,「活脫」的寫法可能因時代和地區而有所不同。然而,無論古代如何寫作,它所呈現的意思和形象都與現代寫法相似。

例句

1. 這幅畫的描繪得非常活脫,真的讓我感覺好像身臨其境。

2. 他的演講吸引了全場的目光,每一個詞都活脫脫地表達了他的觀點。

組詞

1. 活脫脫:意為非常真實、活生生。

2. 活靈活現:意為非常生動、栩栩如生。

近義詞

1. 如實:意為真實地、實際地。

2. 真切:意為真實、逼真。

反義詞

虛假:意為不真實、不實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