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藏的意思、辟藏的详细解释
辟藏的解释
打开藏书之府。《周礼·秋官·司约》:“若有讼者,则珥而辟藏。其不信者服墨刑。” 郑玄 注:“辟藏,开府视约书。”参见“ 辟灋 ”。
词语分解
- 辟的解释 辟 ì 君主:复辟。 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辟召。辟引。辟书。辟除(征召推举授官)。辟举。 古同“避”,躲,设法躲开。 古同“睥”,睥睨。 辟 (①辟③闢) ì 开发建设:开辟。 驳斥,排除:辟邪。
- 藏的解释 藏 á 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躲匿露 藏 à 储放东西的地方:藏府。宝藏。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
网络扩展解释
“辟藏”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读音:pì cáng(“辟”读作pì,“藏”读作cáng)。
- 含义:指“打开藏书之府”或“开启藏书之所”。这一解释在多个权威词典(如汉典、查字典)中一致出现,表明其核心意义为开启存放典籍的地方。
2.词源与结构
- “辟”的含义:在此语境中,“辟”通“闢”,意为“开启、打开”。
- “藏”的含义:指藏书之处,如古代官府或机构的文献库。
- 词语结构:根据,“辟”为左右结构,“藏”为上下结构,两字组合后形成动宾短语。
3.文献出处
- 《周礼》记载:最早见于《周礼·秋官·司约》:“若有讼者,则珥而辟藏。” 郑玄注:“辟藏,开府视约书。” 此处指诉讼时需开启藏书库查阅契约文书,具有法律程序背景。
4.用法与语境
- 古汉语用法:多用于描述官方或正式场合中开启文献库的行为,例如处理纠纷时调阅存档文件。
- 文学引用:如清代缪荃孙诗“白傅东林成故事,武林辟藏又焦山”,体现该词在诗文中的历史沿用。
5.现代适用性
- 罕用词汇: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多见于古籍研究或特定学术讨论。
- 相关扩展:“辟”在不同语境中可读作bì(如“复辟”)或pī(如“辟头”),但“辟藏”中仅读pì。
“辟藏”是一个具有明确历史背景的古汉语词汇,需结合具体文献和语境理解其含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周礼》及汉代郑玄注疏(如、7)。
网络扩展解释二
辟藏的意思
辟藏,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隐居或避世。通常用来形容某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或僻静之地,追求清修、独处或修行。
拆分部首和笔画
辟藏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辛和豕,拆分笔画数是17画。
来源
辟藏一词最早见于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书中提及了“阴德辟藏”的概念,意指隐藏自己的道德修养。
繁体
辟藏的繁体字为闢藏。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辟藏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辟的古字形为辝,它表示了“离开”、“摆脱”的意思。而藏的古字形为臧,它表示了“隐匿”、“隐藏”的意思。因此,古时候的写法是辝臧。
例句
1. 他在山中辟藏,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2. 辟藏的修行给予他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组词
1. 隐居:指隐退到偏僻的地方生活。
2. 离群:指远离群众或脱离人群。
3. 高山:指海拔较高的山峰或山脉。
近义词
1. 隐修:指隐居修行或追求精神上的提升。
2. 遁世:指逃避尘世纷扰,远离世俗之事。
反义词
1. 出世:指脱离尘世,活跃于社会事务之中。
2. 公开:指公开展示自己,不隐居。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