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灰身的意思、灰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灰身的解釋

猶言粉身碎骨。 三國 魏 曹植 《改封陳王謝表》:“茅土既優,爵賞必重,非臣虛淺所宜奉受,非臣灰身所能報答。”《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臣雖灰身破族,猶生之年也。”《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使義誠著于所天,玄風扇于九壤,殉命灰身,隕越慷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灰身”一詞在漢語中具有多層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

一、基本釋義

“灰身”指肉身化為灰燼的狀态,常與死亡、毀滅相關聯。據《漢語大詞典》解釋,“灰”象征消逝,“身”指軀體,組合後表示生命終結後的物質形态變化。該詞多用于文學作品中,例如唐代詩人李商隱《無題》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之句,以“成灰”暗喻生命終結。

二、佛教術語中的特殊含義

在佛教典籍中,“灰身”指修行者通過火化達到無餘涅槃的狀态,肉身滅盡而脫離輪回。《佛學大辭典》記載,佛陀入滅後以荼毗(火葬)示現“灰身”相,象征斷除煩惱、超越生死。此概念與“灰身滅智”相關聯,強調舍棄肉身與執念的終極解脫。

三、文學引申用法

部分詩詞以“灰身”表達消沉或自我犧牲之意。如《全唐詩》收錄的悼亡詩中,詩人用“灰身未肯忘家國”暗喻即使生命消逝仍心系故土,賦予詞彙悲壯的情感色彩。

(注:因權威詞典網站無公開查詢接口,本文參考來源為《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全唐詩》中華書局1960年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灰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灰身”原意為粉身碎骨,常用于比喻不惜犧牲生命的極端狀态。該詞在古漢語中多用于表達忠誠、報恩或自我奉獻的決心()。


二、古文例證

  1. 曹植《改封陳王謝表》
    文中提到:“非臣灰身所能報答”,表達即使粉身碎骨也難以回報恩典的決心()。
  2. 《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
    記載“臣雖灰身破族,猶生之年也”,體現臣子為效忠君主甘願犧牲的信念()。

三、佛教術語

在佛教語境中,“灰身”與“泯智”連用(灰身泯智),指小乘修行者通過滅除身心執念,達到涅槃境界。例如:“阿羅漢需灰身泯智,從空出假,證得無餘依涅槃”()。


四、文學比喻

現代文學中,“灰身”可引申為身心俱疲、絕望或自我消解的狀态。例如:“心如槁木死灰,身如不系之舟”()。


“灰身”的用法需結合語境:

如需更詳細例證,可參考《三國志》《曹植集》等古籍,或佛教經典中的相關表述。

别人正在浏覽...

黯敝暗笑傲逸卑畜被俘人員備問本部蔔歲超躐臣仆臣衞雛鬟初級中學催儹翠竹黃花打論電複惡搞風吹草動浮出水面福壽年高膏馥工讀教育關島號谥诃谏轟響讙嘩激昂監觀饑黎繼起勞臣牢成裡丑捧心流香流豔眊亂盟津面授牛金譴責小説氣苦鹙氅卻蘇染指于鼎認得升扶屎詩事無二成石缁首級瘦煤隨機應變肅柬恸懷土黴素屯窭脅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