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合节的意思、合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合节的解释

(1).合于节奏、节拍。《楚辞·九歌·东君》:“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隋书·音乐志上》:“大合乐者,是使六律与五声克谐,八音与万舞合节耳。”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而当其情与境合,自然合节,亦未始非乐府也。”

(2).合拍。比喻思想行为相一致。《墨子·节葬》:“上稽之 尧 、 舜 、 禹 、 汤 、 文 、 武 之道,而政逆之;下稽之 桀 、 紂 、 幽 、 厉 之事,犹合节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合节”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面与引申角度进行解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及经典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符合节拍

    指音乐、舞蹈或动作与节奏完全契合。

    典籍出处:

    《淮南子·说林训》:“使但吹竽,使工厌窍,虽中节而不可听。” 高诱注:“但,古不知吹人。中节合节。”(《汉语大词典》)

  2. 言行合乎法度

    引申为行为举止符合礼仪规范或社会准则。

    文献例证: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言行“合节”即体现礼乐精神的内在统一性(《中华经典古籍库》)。


二、哲学与文化意涵

  1. 天人相应的和谐观

    在传统哲学中,“合节”暗含天人合一的理念,如《周易》强调“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人的行为需顺应自然规律(《周易·乾卦》)。

  2. 礼乐制度的实践要求

    古代礼乐文化中,“节”既是音乐单位,也是行为尺度。《周礼·春官》载“以六律为之节”,社会活动需“合节”以维持秩序(《周礼注疏》)。


三、古籍用例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释义索引:第2册,第1013页。

  2. 《礼记正义》(中华书局点校本)

    乐记篇,卷三十七。

  3. 《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春官宗伯第三,卷二十二。

  4. 《庄子集释》(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

    内篇·养生主,第三卷。

(注:因部分古籍无直接网络链接,标注出版社及章节信息供学术查证。)

网络扩展解释

“合节”是一个汉语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含义:

一、本义与古典用法

  1. 合于节奏、节拍
    指音乐或舞蹈的动作、韵律与节奏协调一致。例如:

    • 《楚辞·九歌·东君》中提到:“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描述祭祀舞蹈与音律的完美契合。
    • 《隋书·音乐志》中记载:“八音与万舞合节耳”,强调乐器与舞蹈的和谐配合。
  2. 比喻思想行为一致
    引申为观点、行动相契合。例如:

    • 《墨子·节葬》中通过对比圣王与暴君的政策,指出“犹合节也”,说明行为逻辑的一致性。

二、现代延伸义(需结合语境)

部分词典(如查字典)提到“合节”可指事物的关键部分或决定性时刻,例如计划的核心环节或事件的重要节点。但这一用法在古典文献中未明确出现,可能是现代引申义。

补充说明

建议结合具体文本语境选择释义,古典文献中多采用第一类解释,现代用法需根据上下文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班底宝册悲邻笛褊忿辨理敞怳呈进赤地千里词类打活胆如斗刁小恶单飞遽干覆关壮缪过场戏浩仓横滋缓报画肉火灾鉴詧谏説浚距开墒孔任夔乐乐节憀憀流潢六先生轮流民产闵闵墨面谋谮木理奴隶贸易旁沿袢燠棚杠萍飘谦率羣落受屈汰然田弋梯飇体律铜楼通源驼峯枉酷嵬然问辠五华象牙险妆消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