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 时 魏国 的骑兵名。《三国志·魏志·曹仁传》:“ 仁 弟 纯 ,初以议郎参司空军事,督虎豹骑从围 南皮 。” 裴松之 注引 王沉 《魏书》:“ 纯 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驍鋭,或从百人将补之, 太祖 难其帅。 纯 以选为督,抚循甚得人心。”
“虎豹骑”是三国时期曹操麾下的精锐骑兵部队,其名称和实际作用均具有鲜明特点:
“虎豹骑”以猛兽命名,象征部队的勇猛与迅捷。虎、豹代表力量与速度,符合骑兵快速机动的作战特点。同时,该名称也暗示其承担宿卫(护卫主将)的职责。
兼具作战 与宿卫 双重职能:
后世常以“虎豹骑”比喻精锐部队,并衍生出相关文学、游戏形象(如《三国志战略版》中的兵种设定)。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战役或将领信息,可参考《三国志》等史料或权威历史研究资料。
《虎豹骑》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勇猛的骑兵。它常用来形容作战勇敢、敢于冲锋陷阵的士兵。
《虎豹骑》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虎:部首-虍,笔画-7
豹:部首-豸,笔画-7
骑:部首-马,笔画-12
《虎豹骑》一词源自《三国演义》中的描述,形容曹操麾下的骑兵部队。
在繁体字中,「騎」代替了「骑」,其他部分不变。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中,《虎豹骑》可以写作「虍豹騎」。
1. 鲁肃带领他的虎豹骑前进,气势如虹。
2. 曹操的虎豹骑在战场上大显身手,令敌人闻风丧胆。
组词中包含《虎豹骑》:
虎视眈眈、豹死留皮、骑手、骑士、骑兵
与《虎豹骑》意思相近的词语:
猛兽骑、猛士、勇猛骑兵、勇猛将士
与《虎豹骑》意思相反的词语:
胆小骑兵、怯懦士兵、胆怯将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