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戒备的意思、戒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戒备的解释

[guard;be on the slert;take precautions] 警惕防备以应不测

敌人戒备森严

详细解释

警戒准备;警戒防备。《国语·晋语三》:“内谋外度,考省不倦,日考而习,戒备毕矣。” 明 张居正 《请谕戒边臣疏》:“臣看得北虏连年欵塞,目前虽若安寧,然虏情叵测,戒备宜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 宁 感谢,问戒备之期,答以明宵。” 姚雪垠 《长夜》三八:“寨墙上的老百姓也不答话,也不放枪,带着戒备的神气偶尔探出头看看他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戒备(jièbèi)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为防范潜在危险或威胁而保持警惕并采取预防措施。根据权威汉语词典及语言学分析,其释义可分层阐述如下:


一、基础释义(心理与行为双重维度)

  1. 心理层面的警惕状态

    指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攻击或不信任对象保持高度警觉。

    例:身处陌生环境时,他始终心存戒备。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683页。

    查看链接

  2. 行为层面的防御措施

    通过具体行动(如设置岗哨、加强检查)预防突发情况。

    例:边境部队已加强戒备,防止非法越境。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695页。

    查看链接


二、语义演变与构词解析


三、使用场景与搭配扩展


权威例句(文学与官方语境)

“城门内外均有士兵持枪戒备,气氛肃杀。”

—— 老舍《四世同堂》(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

来源链接:作品详情

“重大活动期间,警方将提升安保戒备级别。”

—— 国务院《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来源:中国政府网政策文件库

查看链接


“戒备”融合了心理警觉与行为防御的双重内涵,既反映个体对风险的预判,也体现社会秩序中的制度化防护机制。其语义根植于汉语“防患未然”的危机意识,在现代语境中广泛应用于军事、治安、心理等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戒备”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包含以下含义和用法:

1.基本含义

2.使用场景

3.词性与结构

4.近义词与反义词

5.文化延伸

若需进一步分析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可提供例句以便更精准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安国爆震表德不失黍絫棌椽不斲陈黦粗俗丹旒丹旗点金石钓藤杜闭梵亚林丰姿冶丽感冒皋夔还卭寒家寒樱怀刺讙骇剑壁监涖嘉谥忌奶惊肉生髀进临誙誙控连狂飈狂勃匡饰亏制泪晶连捷历块灵羽门面门仞面目全非匿影藏形颇激铅球七支八搭人材出众沙子灯世宙水果糖水乡斯巴达克同盟太阴炼形添革头角峥嵘秃笔僞辞文擅雕龙祥鸾小范老子效作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