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湟潦的意思、湟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湟潦的解释

低洼积水处。《大戴礼记·夏小正》:“湟潦生苹。湟,下处也。有湟然后有潦,有潦而后有苹草也。” 孔广森 补注:“湟,隍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潦,行潦也。七月雨盛,湟之涸者亦为潦,故曰有湟然后有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湟潦”为汉语复合词,由“湟”与“潦”组成。《汉语大词典》载“湟”本义指低洼积水之地,《说文解字》释为“城池也”,后引申为河流名,如青海湟水。而“潦”在《康熙字典》中分两读:一作lǎo指雨水积存,《礼记》有“水潦降”之说;一作lào通“涝”,《淮南子》载“禹堙洪水,潦水息”。二者合称“湟潦”,见于清代《水道提纲》,特指河岸低洼处的季节性积水区域,多形容夏秋汛期河道漫溢形成的浅滩湿地。该词在现代地理学中可作为历史水文术语,描述黄河流域特有的冲积地貌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湟潦”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相关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指低洼积水处,多用于描述雨后或积水形成的潮湿区域。例如《大戴礼记·夏小正》中提到:“湟潦生苹。湟,下处也。有湟然后有潦,有潦而后有苹草也。”


详细解析

  1. 词源与构成:

    • 湟:原指无水城壕(隍),后引申为低洼处。《大戴礼记》注:“湟,隍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
    • 潦:即积水或行潦(流动的雨水)。雨季时,干涸的“湟”会被雨水填满形成“潦”。
  2. 古文用例:

    • 《大戴礼记》以“湟潦生苹”说明低洼积水处可滋生苹草,体现古代对自然生态的观察。
  3. 延伸理解:

    • 部分资料提到“湟潦”作为成语,形容水流湍急(如青海湖的湟水激流),但此用法较为罕见,且与古籍原义不同,需注意区分。

使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大戴礼记》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摆弄百一棒子糊涂班谢宾寮不合节茶晶缠丝马脑衬甲虫白蜡丛顇的的圆颠跌帝阊洞入凡尔丁房东高徒绠套公羊学钩头广文先生诡动寒碜阛衢鹄版僵硬江左夷吾拣口儿脚皮银戒火进朝紧随遽然宽缓夸心蓝青良常里程戮挫戮杀蛮娘昧薆铙鼙宁息披示乾龙清泰缺袵深故矢跃守杜遂贤溯源韬戈讬口亡窜微音嫌恨盻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