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拉拉儿的意思、话拉拉儿的详细解释
话拉拉儿的解释
指说话没完没了的人。《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你有本事醒一夜。他可以合你説一夜。那是我们家有名儿的夜游子,话拉拉儿。”
词语分解
- 话的解释 话 (話) à 说出来的能表达思想感情的声音,亦指把这种声音记录下来的文字:说话。会话。对话。情话。话题。 说,谈论:话别。话旧。话柄(话把儿,别人谈笑的资料)。茶话会。 笔画数:; 部首:讠; 笔
- 儿的解释 儿 (兒) é 小孩子:儿戏。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儿。儿女情。 男孩子:儿子。生儿育女。 雄性的马:儿马。 女 儿 (兒) 作助词(同前一字连成一个卷舌音):小孩儿。 女 笔画数:; 部
专业解析
"话拉拉儿的"是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汉语方言词汇,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部分地区(如河北、北京、天津及周边区域),用于形容一个人说话多、语速快、滔滔不绝的状态。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 核心释义
- 形容话多且不停歇: 指一个人说话特别多,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甚至有些絮叨或停不下来。带有轻微贬义或戏谑意味,强调说话的量与持续性。
- 隐含语速快或内容琐碎: 除了话多,还可能暗示说话时语速较快,或者说话内容比较零碎、不精炼。
- 方言色彩浓厚: 这是一个典型的方言表达,尤其在京津冀地区使用较多,普通话中较少使用。
二、 构词与语源分析
- “话”: 指语言、言语。
- “拉拉儿”:
- 这是一个后缀成分,常加在形容词或名词后,构成生动形式(ABB式),增强形象性和口语化色彩。
- “拉拉”本身带有“连续不断”、“拖沓”、“散落”的意象(参考“稀拉拉”、“滴拉拉”)。
- 加上儿化音“儿”,是北方方言的显著特征,使表达更口语化、更亲切(有时也带调侃)。
- 因此,“拉拉儿的”生动地描绘了话语像水一样流淌、连绵不绝甚至有点散乱的感觉。
三、 使用场景与感情色彩
- 场景: 常用于日常口语,描述一个人健谈、爱说话、一说起来就收不住的状态。例如:“这孩子话拉拉儿的,从进门嘴就没停过。”“她说话拉拉儿的,听着都累。”
- 感情色彩: 通常是中性偏轻微贬义或戏谑。具体感情取决于语境和说话人的语气。可能表达:
- 轻微的抱怨或无奈(嫌对方话太多)。
- 善意的调侃或形容(指出某人性格开朗、健谈)。
- 较少用于纯粹的褒义。
参考资料: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虽未直接收录“话拉拉儿的”,但其对方言词收录原则及对“儿化音”、“ABB式形容词”的规范解释,为理解此类方言词汇提供了基础框架。详见词典相关条目。
- 《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 作为收录汉语方言词汇最全面的工具书之一,该词典系统性地收录了包括“话拉拉儿的”在内的众多北方方言词汇,并提供了详细的释义和地域分布信息。详见该词典相关卷册。
- 《北京话词语》傅民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该书专门收录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方言词汇,对“话拉拉儿的”这类生动的地方表达有详细记录和解释,是研究北京方言的重要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话拉拉儿”是一个汉语方言词汇,主要用于形容说话没完没了的人。以下是详细解释:
-
基本含义
该词指代喜欢长时间说话、喋喋不休的人,带有轻微调侃意味。在《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中,通过“夜游子,话拉拉儿”的描写,展现了人物爱说话的特性。
-
词源与用法
- 方言属性:常见于北方方言,尤其是清代白话小说中,现代使用较少。
- 发音:拼音为 huà lā lā ér(或简写作“話拉兒” huà lār)。
- 近义词:类似“话匣子”“话口袋子”等,均形容健谈之人。
-
文学出处
该词最著名的用例出自文康的《儿女英雄传》,通过角色对话体现人物性格,例如:“你可以合他说一夜,那是我们家有名儿的夜游子,话拉拉儿。”。
-
注意区分
需与当代俚语“拉拉”(指女同性恋)严格区分,二者在语义和语境上无关联。
如需进一步了解方言词汇的演变,可参考《儿女英雄传》原文或方言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柏成子臯饱咯背处辨断擘窠书才干材官将军残热侧面长火搽拳车正初醮词禁裆襦丹旂电抗断堤咄咄书空方当俸金福禧甘歠赶子告奸管线鬼斧桂折兰摧怀刷幻耀混穷骄淫诘戎治兵看望口陈苦箴老来子俚谚沴烖眯盹儿谬爱濆发飘茵堕溷平通强弱倾巢而出穷堕曲陈任士宂食鬙儿圣洗深莽算定诉列天慈亭驿头路微才五家七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