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口陈的意思、口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口陈的解释

口头陈说。《汉书·张延寿传》:“ 延寿 自以身无功德,何以能久堪先人大国,数上书让减户邑,又因弟 阳都侯 彭祖 口陈至诚。”《后汉书·窦融传》:“书不足以深逹至诚,故遣 刘钧 口陈肝胆。”《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正始六年》:“﹝ 陆逊 ﹞书三四上,辞情危切,又欲诣都,口陈嫡庶之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口陈”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口”和“陈”两个语素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的释义,“口陈”指以口头方式陈述、表达,强调通过言语直接传达内容,例如“口陈其意”即指用语言说明自己的想法。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境,如《后汉书·窦融传》记载“融口陈至诚”,意为窦融用言辞表达诚挚的态度。

从构词法分析,“口”作为名词性语素,表示发声的器官或言语行为;“陈”为动词性语素,意为陈述、说明,二者组合符合汉语动宾式复合词的构词规律(《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3年修订版)。在现代汉语中,“口陈”的使用频率较古代有所下降,但在法律文书、历史研究等领域仍作为专业术语存在,如“证人须当庭口陈述证词”等用法(《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近义词“口述”“口头陈述”与之语义相近,但“口陈”更强调陈述行为的完整性和正式性。反义词可对应“书面呈递”“默而不宣”等表达形式(《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网络扩展解释

“口陈”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口头陈述或口头表达,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文献出处与用法

  1. 历史典籍中的用例:

    • 《汉书·张延寿传》记载,张延寿通过弟弟彭祖“口陈至诚”,表达谦让封地的诚意。
    • 《后汉书·窦融传》提到窦融遣使“口陈肝胆”,以表忠心。
    • 《资治通鉴》中陆逊多次上书后欲“口陈嫡庶之义”,凸显口头陈述的迫切性。
  2.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描述正式或重要的口头表达,如“口陈诉求”“口陈意见”。

三、相关辨析


四、例句参考

  1. 古代:“数上书让减户邑,又因弟阳都侯彭祖口陈至诚。”(《汉书》)
  2. 现代:“他捂着肿胀的脸,口陈了事件的经过。”(例句)

“口陈”强调以口头方式直接表达,常见于历史文献和正式语境,兼具实用性与文化内涵。如需更多例句或出处,可参考汉典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八斗才败绩摆宴半牀棒子手彩币絺章绘句德风跕立洞洞惺惺坟垒感激不尽干羽攻城打援海话红艳艳华奢华文花样子戒劝楖枥旌帷进巵絶乏笼制卵塔买卖冒贯梅红眉子石梦梓淖衍暖衣饱食捀子漂麦披发左袵普及版孅儿强横旗旒齐嶃嶃日脚如弃敝屣塞色杀鸡扯脖剡楮深敏失指首时説来话长私章耸肩酸眉苦脸听事托物寓兴惟利是趋问鼎中原温适霞岭小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