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德才兼备。材,才能;器,器度。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匦使》:“ 则天 垂拱 元年,初置匭使之制……东曰 延恩匭 ,怀材抱器,希于闻达者投之。” 宋 范仲淹 《举张问孙复状》:“右臣伏覩赦书节文,应天下怀材抱器,或淹下位,或滞草莱,委逐处具事由闻奏。”亦作“ 怀才抱器 ”。 唐 唐彦谦 《楼上偶题》诗:“可能前岭空乔木,应有怀才抱器人。”
怀材抱器
“怀材抱器”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怀材”与“抱器”两部分构成,形容人兼具卓越的才能与高尚的品德,强调内在修养与外在能力的统一。以下从权威词典及文献角度分述其含义:
整体释义:形容人才德兼备,既有出众的才干,又有深厚的道德修养。
该词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如:
“怀材抱器”释义为“兼具才学与器量”,多用于赞誉德才兼备之人。
注解为“才德双全”,突出其在人才评价中的全面性标准。
“朝廷求贤若渴,凡怀材抱器者,必得重用。”
(引自《资治通鉴》注疏)
用于形容兼具专业能力与道德操守的杰出人物,如:
“当代科技领域需怀材抱器之才,既精技术,亦重伦理。”
“怀材抱器”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理想人格的凝练概括,其核心价值在于强调才能与德行的不可分割性。这一概念至今仍被广泛用于教育、人才选拔等领域,体现对全面发展型人才的推崇。
参考来源:
“怀材抱器”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huái cái bào qì,主要用于形容德才兼备的人才。以下是详细解释:
指一个人既有卓越的才能(材),又有宽广的胸襟和担当重任的能力(器),强调内在品质与外在能力的统一()。
四字组合,既突出个人才能,又强调品德与责任感。
成语最早见于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匦使》:“东曰延恩匦,怀材抱器,希于闻达者投之。”其中“延恩匦”是武则天时期设置的举报箱,鼓励有才能者自荐()。
注:部分资料误引《孟子》,实际出自唐代文献。
“怀材抱器”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其品格与责任感的褒扬,常用于强调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如需更多用例,可参考古籍《封氏闻见记》或宋代奏章文献()。
暗夫稗官白襕百支支臂鞲冰清偪下尘渎川岫荡户发语辞弓靶工业生产体系沟漊龟毛谷人还帅和软缓声歌活把戏拣择鸠形鹄面玃猱利州帖禄算旅羇冒耏甿讴蹑蹻担簦品供鉟销乾烘茶乾急黔江潜颖磬工晴朗儴佉仁善三匝觞弊商赐石窍石液水澒输掠四裔酸声岁名天磬条会湍悍脱素土鼠随金虎惟谨无援衔愤崄峻小平津细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