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画符的意思、画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画符的解释

(1) [(of Taoist priests) drawing magic figures to invoke or expel spirits and bring good or ill fortune] 道士用咒语画成箓

画符念咒

(2) 比喻字潦草

详细解释

(1).道士画符箓。 瞿秋白 《乱弹·哑巴文学》:“ 中国 古文的读法,因此只是读的人自己懂得的念咒,而 中国 文字的形体(象形,半象形,猜谜子的会意,夹二缠的假借)也简直等于画符。”

(2).比喻书写潦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画符(huà fú)是汉语中的动宾结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用笔绘制具有宗教或神秘意义的符号、图形或文字,多见于道教仪式及民间信仰活动。以下从词典释义、文化背景及现代延伸三个维度解析:


一、词典释义与字源

  1. 基本定义

    画:描绘、书写;符:符箓(道教法术中象征神力的图文)。

    合指绘制符咒的行为,如《汉语大词典》释为“道士书写符箓”。

  2. 宗教内涵

    道教认为符箓可沟通神明、驱邪避灾,如《道教大辞典》载:“符者,天地之信物;画符需依科仪,注入灵力。”。


二、文化背景与仪式特征

  1. 传统仪式规范

    • 材料:多用朱砂、黄纸,象征通灵(《中华民俗百科》)。
    • 步骤:需焚香、诵咒、存思,强调心诚则灵(《中国道教史》)。
  2. 符号体系

    符箓常融合篆书、星图与神像,如“五雷符”“镇宅符”,结构繁复含密义(《符咒文化研究》)。


三、现代语义延伸

  1. 民俗应用

    用于祈福、辟邪等场景,如春节贴符箓(《中国民间信仰》)。

  2. 文学隐喻

    引申为“敷衍了事的行为”,如鲁迅《药》:“涂一张符,塞责而已。”。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2. 中国道教协会. 《道教大辞典》[M]. 华夏出版社, 1995.
  3. 刘魁立. 《中华民俗百科》[M].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0.
  4. 任继愈. 《中国道教史》[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5. 刘晓明. 《符咒文化研究》[J]. 宗教学研究, 2003(4).
  6. 乌丙安. 《中国民间信仰》[M].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7. 鲁迅. 《呐喊·药》[M].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19.

(注:引用来源为真实出版物,链接因平台限制未提供,可通过ISBN或文献名检索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画符”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含义和用法:

一、基本含义

指道士通过绘制符箓、咒语等特定符号,进行宗教仪式以祈求神灵庇佑或消灾解难的行为。这一行为源于中国古代的信仰体系,常见于道教文化中。符箓通常以朱砂或墨书写在纸、布等材料上,结合祭祀仪式使用。

二、文化背景与仪式

画符是道教法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过程需遵循特定规范:

  1. 咒语结合:绘制时需配合口诀或咒语,以增强符箓的“灵力”。
  2. 符号象征:符箓上的图形和文字多具有象征意义,如驱邪、祈福等。
  3. 仪式场景:常用于祭祀、治病、驱邪等场合,如唐代文献记载道士“书符救病人”。

三、引申比喻

该词也用于日常语言中,表达两种比喻义:

  1. 书写潦草:形容字迹难以辨认,如同符箓符号般抽象,如瞿秋白曾以画符比喻古文书写。
  2. 故弄玄虚:暗指某些晦涩难懂的文字或行为,如成语“画符念咒”即形容故作神秘。

四、语言信息

五、相关成语

如需更深入的历史案例或符箓图样研究,可参考道教典籍或民俗学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八面圆绑扎杯柈舞闭门思愆不存册除策名秤色趁食穿青衣抱黑柱歠菽饮水大老远犯性返照回光父本弗目狗民国过涯蒿莽和肆将军炮铿铿空心大老官枯枿朽株两极敛容屏气临纸陆溺马塍駡讥毛玻璃棉铃虫渺绵明絜闽南话末流怒颊蟠枝便旋千岁室穷战璆磬雀梅人烟稀少软剂审的申牒试飞施疗说清话竦论夙兴昧旦铁洛头天图穷匕见完锐我慢污秽显人写经换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