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述叙 ”。犹叙述。《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常与帝旦夕言道政事,及教授诸小王,论议经书,述敍平生,雍和终日。”《后汉书·班固传下》:“ 固 又作《典引》篇,述敍 汉 德。”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前有石铭一所, 汉 末 奉高 令所立,无所述叙。”
"述敍"是"叙述"的异体写法,其中"敍"为"叙"的异体字,《汉语大词典》将"叙述"定义为:对事件、过程或思想进行系统陈述的行为。该词由两个核心语素构成,"述"强调如实传达内容,"敍"则侧重条理化的表达方式。
从词源学角度考察,"述"在《说文解字》中解为"循也",本义为遵循事实的陈述;"敍"在《尔雅·释诂》中训为"次也",指有序排列。二字组合后形成递进关系,既要求内容真实性,又强调表达逻辑性。这在司马贞《史记索隐》中得到印证:"列事分明,敍次有序"。
现代语言学研究中,该词具有三层语义特征:①信息完整性,如《现代汉语词典》指出的"完整陈述事件始末";②时序逻辑性,符合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中"依时间序列铺陈"的解析;③客观准确性,如王力《古代汉语》强调的"述而不作"原则。
在语用层面,该词常见于学术著作与公文写作,例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列举的"案件经过的详细叙述"用例。相较于近义词"讲述",它更侧重书面化、系统化的表达特征,这在朱德熙《语法讲义》的词语辨析中有专门论述。
(主要参考文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
“述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如需更详细的古籍引证或词源分析,建议结合《后汉书》《水经注》等原文深入研究。
巴陵襃崇包剿不知蝉露蹙尘等为点撺點絳唇抵诃砘子发癫防潮宫保滚齿机骨醉寒疮还淳葭萌较定徼乱佳配接火嗟矜杰木九嫔酒容可哀空意口谭狼虎谷老蜯链钳子连雪躐居劣质礼容螺子墨买直名伶劘荡抛闪蒲望谦虚俏眼荏苒宂滥靸拉散兵绳文蛇拳爽失曙河死君陶柳涂听宛笃顽疾卫星导航微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