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孟侯的意思、孟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孟侯的解释

诸侯之长。《书·康诰》:“王若曰:孟侯,朕其弟。” 孔 传:“ 周公 称 成王 命,顺 康叔 之德,命为孟侯。孟,长也。五侯之长谓方伯,使 康叔 为之。” 孔颖达 疏:“五侯之长,五等诸侯之长也。”《吕氏春秋·正名》:“ 齐湣王 , 周 室之孟侯。” 南朝 梁 刘孝绰 《<昭明太子集>序》:“《书》有孟侯之名,记表元良之德。”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孟侯”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结合不同文献来源综合理解:

一、古代诸侯之长的称号(主要含义)

  1. 词义来源
    源自《尚书·康诰》:“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其中“孟”意为“长”,“侯”指诸侯,合称即“诸侯之长”,即统领一方诸侯的领袖,相当于周代的“方伯”。
    例:周公以成王之名封康叔为孟侯,管理卫地。

  2. 历史背景
    孔颖达在《尚书正义》中解释:“五侯之长,五等诸侯之长也”,说明其地位高于普通诸侯,具有监管其他诸侯的职责。


二、历史人物(次要含义)

部分文献(如汉典)提到“孟侯”是清朝山西籍官员,但此说法未见于其他权威史料,可能为同名人物或地方性记载,需进一步考据。


总结建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孟侯的意思

《孟侯》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指代古代音乐节日“孟仲之月”的负责人,也可以指代负责贵族仪仗的官员。同时,这个词也被用来形容尊称年纪较长或有威望的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根据《康熙字典》,《孟侯》的偏旁部首是“子”,总共有17个笔画。

来源

《孟侯》一词源自古代音乐节日“孟仲之月”。古人认为“孟仲之月”(也叫作“仲春”)是一年的第二个月,当时的社会举行盛大音乐庆典,由负责管理、指导音乐的贵族负责人来主持,他们便被称为“孟侯”。

繁体

在繁体字中,孟侯的写法为「孟侯」。

古时候汉字写法

《孟侯》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为「孟侯」。

例句

1. 他是乡村文化中的一位孟侯,享有很高的声望。

2. 孟侯在音乐庆典上领导了近百人的乐队。

组词

孟仲、孟春、仲月、乐庆、才子、贵族、仪仗等。

近义词

贵族、官员、领导人

反义词

普通人、平民、下级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