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阁的意思、束阁的详细解释
束阁的解释
见“ 束之高阁 ”。
词语分解
- 束的解释 束 ù 捆住,系:束缚。束装(整理行装)。束发(?)。束之高阁。束手无策。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束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束。电子束。 控
- 阁的解释 阁 (閣) é 类似楼房的建筑物,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楼阁。滕王阁。阁下(对人的敬称,意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阁下的侍从者而告之;现代多用于外交场合)。 特指女子的卧房:闺阁。出阁(出嫁)
专业解析
"束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以从字面和引申义两个层面理解:
-
字面意思:
- 束: 指捆扎、束缚、整理。例如《说文解字》:“束,缚也。”
- 阁: 指楼阁、储藏物品的架子或房间。例如《说文解字》:“阁,所以止扉也。从门,各声。”引申为藏书、储物的处所。
- 因此,“束阁”字面意思是指将物品(尤其是书籍、文件)捆扎整理好,放置到楼阁或架子上。来源: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2012). 汉语大词典 (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引申义/常用义:
- 其最核心、最常用的引申义是弃置不用、搁置起来、不再理会。这个含义来源于字面意思的进一步抽象化:把东西捆好放到阁楼上,意味着不再使用、不再处理、将其闲置或遗忘。
- 例如,形容计划、建议、才能、书籍等被束之高阁,就是指它们被搁置一边,没有得到实施、采纳或应用。
- 宋代文献中已有类似用法,如陆游《醉歌》:“读书三万卷,仕宦皆束阁;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锷。” 这里“束阁”即指所学知识未能得到应用。来源:陆游. (宋). 剑南诗稿.
“束阁”的核心含义是指将物品(尤指书籍文件)捆扎好放置于阁楼或架子上,其最主要的引申义和现代常用义是弃置不用、搁置起来。它常以“束之高阁”的形式出现,强调事物被高高挂起、不再过问或应用的状态。
网络扩展解释
“束阁”是成语“束之高阁”的简写形式,其含义与“束之高阁”一致。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将物品捆扎后放置于高处的阁楼,比喻事物被搁置不用或人才被埋没。例如:
- 本义:将书籍文件捆起存放()。
- 引申义:形容有才能的人因环境限制无法施展()。
词源与背景
该词最早见于《晋书·庾翼传》,原指对人才的忽视。宋代范仲淹因被贬地方官职而无法施展抱负的故事,进一步强化了其“怀才不遇”的引申义()。
使用场景
- 事物弃用:如“这份计划被领导束阁多年”。
- 人才埋没:如“他空有才华,却被束阁在基层岗位”。
权威性说明
汉典()、查字典()等来源明确其核心含义为“搁置不用”,而关于人才引申义的说法多见于民间解释(),需结合语境使用。
别人正在浏览...
葆力豹雾迸阶才吏馋吻称扬重孙传旨璀烂大唐新语答揖钝拟堕局发奋分雪福报负薪构堂高自标誉宫烛分烟关聘横草不拿,竖草不拈戛摩见方浆家交异羁轭汲汲波波金台市骏绝世独立拘儜开年梁窦龙盾龙跳虎伏嵝领论高寡合密学目指气使鸟穷则啄盆地清夏区时三寸鸟七寸嘴三三四四厦覆麝衾适缘失枕石脂水时主耍事税帖田坑石铜松铜驼土车文修武备先本小溜子瞎子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