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弘义的意思、弘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弘义的解释

大义;正道。《后汉书·荀彧传》:“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 南朝 梁 任昉 《为褚谘议蓁让代兄袭封表》:“能以国让,弘义有归。”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弘义是汉语复合词,由"弘"和"义"两个语素构成,其核心含义指宏大的道义准则与崇高的精神品格。据《汉语大词典》记载,"弘"本义指弓声,引申为"广大;扩充","义"指"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说文解字注》特别强调"义"具有"己之威仪"的内涵,说明该词承载着个人修养与社会规范的双重指向。

古代文献中,该词多用于描述杰出人物的精神特质。三国时期刘劭《人物志·英雄》记载:"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是故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待英之智成之,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若聪能谋始,而明不见机,乃可以坐论,而不可以处事;明能见机,而勇不能行,可以循常,而不可以虑变。若力能过人,而勇不能行,可以为力人,未可以为先登;力能过人,勇能行之,而智不能断事,可以为先登,未足以为将帅。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后可以为英:张良是也。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韩信是也。体分不同,以多为目。故英雄异名。然皆偏至之材,人臣之任也。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这段论述虽未直接使用"弘义"二字,但其对"英"与"雄"特质的辩证分析,为理解"弘义"的深层意蕴提供了思想背景。

网络扩展解释

“弘义”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为大义、正道,常用来指代符合道德准则或社会正义的行为。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与字义分解

  1. 字义解析

    • 弘:本义为“弓声”,后假借为“宏”,表示广大、扩充(如“弘愿”“弘扬”)。在“弘义”中强调发扬光大的意涵。
    • 义:指公正合宜的道理,如正义、道义(如“大义灭亲”“义不容辞”)。
    • 组合后,“弘义”意为弘扬正义、坚守正道。
  2. 核心定义
    指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崇高行为或原则,如《后汉书》中“扶弘义以致英俊”即强调通过弘扬正道吸引人才。


二、古籍引用与用例

  1. 历史文献

    • 《后汉书·荀彧传》:“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
    • 南朝梁任昉《为褚谘议蓁让代兄袭封表》:“能以国让,弘义有归。”
      两处均以“弘义”指代合乎大义的德行或决策。
  2. 现代应用
    可形容人或行为具有高尚的道德追求,例如:“郑弘义待人处事妥帖,展现了弘义之风。”


三、寓意与延伸

  1. 文化寓意
    组合“弘义”常寄托对个人品质的期许,如发扬正义、胸怀博大、高风亮节等。
  2. 成语属性
    部分词典将其归类为成语,强调广泛宣扬正义与道德价值观。

“弘义”是融合“发扬光大”与“道义准则”的词汇,既用于历史文献中的崇高评价,也可形容现代人的德行追求。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词语演变,可参考《后汉书》或汉典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百般折磨半腰便宜施行不择生冷常试禅栖词业皴皰大毛丹禁奠挚鼎社都廐断还归宗墩布二赵房贷更衣室革心归墟辊弹豪焰核考虎声虎气极罚浸染隽楚拷认克厉克宁孔情周思狂僭宽猛相济老气横秋沥胆抽肠木客鸟南匈奴匿讳谱籍签子七里濑痊安全义圣童十八狱时出谥典石趾收鬻水怪索然寡味踢墨笔围拢暐晔鰕虎鱼乡客象尼瑕瑜互见兮甲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