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厉的意思、克厉的详细解释
克厉的解释
亦作“ 克励 ”。刻苦自励。《魏书·张普惠传》:“随父之县,受业 齐 土,专心坟典,克厉不息。”《周书·叱罗协传》:“又深自克励, 太祖 颇委任之。”
词语分解
- 克的解释 克 (④剋) è 能够:克勤克俭。 战胜,攻下:攻克。克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 制伏:克服。克制。克己奉公。以柔克刚。 严格限定:克日。克期。克扣。 消化:克食。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
- 厉的解释 厉 (厲) ì 严格:厉禁(a.列队警戒;b.严厉的禁令)。厉行(妌 )节约。 严肃:严厉。声色俱厉。 凶猛:厉害。雷厉风行。色厉内荏。 磨,使锋利:厉兵秣马。再接再厉。 古同“疠”、“癞”,恶疮。
专业解析
"克厉"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由"克"和"厉"两个语素复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向严格约束自我、努力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以下从权威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释义进行解析:
-
核心释义:
- 克: 本义为"能够"、"胜任",引申为"克制"、"约束"、"战胜"(尤指战胜自身弱点或欲望)。在"克厉"中,主要取其"严格约束、克制" 之意。
- 厉: 本义为"磨刀石",引申为"磨砺"、"勉励"、"振奋"、"严厉"。在"克厉"中,主要取其"激励、奋发、使严正" 之意。
- 合成义: "克厉"意指严格地约束、克制自己(的缺点、惰性、欲望等),同时激励、鞭策自己奋发向上,追求进步和完善。它描述的是一种内在的、主动的、持续性的自我修养和奋斗过程。
-
具体内涵与表现:
- 自我约束与克制: 强调对不良习性、怠惰情绪、不当欲望的主动抑制和克服。例如,《古代汉语词典》指出"克厉"包含"克制私欲,严格要求自己"的层面。
- 奋发图强与精进: 在克制不良的同时,积极激励自己努力进取,提升德行、学问或能力。如《汉语大词典》释义为"谓克制私欲,严格要求自己"并引申指"发奋自励"。
- 内在驱动力: "克厉"反映的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自觉的向上力量,而非外在强迫。
- 持续性与过程性: 它描述的往往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一种长期坚持的态度和修养过程。
-
权威辞书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对"克厉"有明确收录和释义,是当前规模最大、释义最详尽的汉语语文词典之一,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其释义为:"谓克制私欲,严格要求自己。" 并引用了古代文献例证(如《后汉书·党锢传序》)。
- 《辞源》(商务印书馆): 作为一部重在探求语词源流的大型古汉语辞书,其对"克厉"的构成语素"克"和"厉"的源流及古义有详细阐释,有助于理解复合词的本义。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专门收录和解释古代汉语词汇,其对"克厉"的释义更侧重于其在古籍中的具体用法和语境含义。
-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虽然主要收录现代汉语常用词,"克厉"作为古语词在现代书面语或特定语境中仍可能使用,该词典的权威性在于其对语素"克"和"厉"的现代规范解释有助于理解其构成基础。
"克厉"是一个蕴含深刻自我修养理念的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在于通过严格的自律(克)来激发奋进的力量(厉)。它体现了古人追求道德完善和个人进步的积极精神,强调内在的自我约束与奋发图强的统一。理解该词需结合其构成语素的本义及在权威辞书中的具体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
“克厉”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根据语境和用法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两种解释:
一、成语含义:战胜强敌,克服困难
- 基本解释:由“克”(克服、战胜)和“厉”(强敌、困难)组成,形容以力量和勇气战胜困难或强敌。
- 使用场景:多用于鼓励他人或自我激励,强调在逆境中展现的坚韧精神。例如:“面对挑战,他始终秉持克厉的精神。”
二、词语含义:刻苦自励
- 基本解释:亦作“克励”,指严格约束自我、勤奋努力。
- 出处与示例:
- 《魏书·张普惠传》提到“克厉不息”,形容专心学业、不懈怠;
- 《周书·叱罗协传》中“深自克励”描述自我鞭策的行为。
补充说明
- 近义词:克己、自勉、奋发。
- 反义词:懈怠、放纵。
- 注意:两种含义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境中,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典故,可参考来源网页中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八对柏篁百囊网拔群出萃茇舍苍耳澄镜闯客传令丛云蹀踥涤棉布洞分厄勤樊川刚忍冠座桂薪归逊股癣韩卢逐块诃砭黑晻晻黑田衡从化募黄栗留珈玛计听绝子绝孙举衆梨花鼓麟罽狸物鹿辂马不入厩门外楼头绵连牧羊儿淰淰齧铁暖洁皮板毛期度起炕散带山戎士农工商殊庭韬伏题疏涕泗交流通启透空惋咽雾散涎瞪瞪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