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挚的意思、奠挚的详细解释
奠挚的解释
古人相见,位卑者置放挚礼于地,称“奠挚”。《仪礼·士相见礼》:“宾入,奠挚再拜,主人答壹拜。” 郑玄 注:“奠挚,奠卑异,不亲授也。”《礼记·冠仪》:“玄冠玄端奠挚於君,遂以挚见於乡大夫乡先生,以成人之见也。” 孙希旦 集解:“奠挚,谓奠置於地而不敢授,臣见於君之礼也。”
词语分解
- 奠的解释 奠 à 向死者供献祭品致敬:祭奠。奠酒。 稳固地安置:奠都(?)。奠基。奠定(使稳固安定,如“奠奠基础”)。 笔画数:; 部首:大; 笔顺编号:
- 挚的解释 挚 (摯) ì 亲密,诚恳:挚友。挚切。挚诚。挚爱。真挚。 攫取:狼挚虎攫。 古同“贽”,贽见。 古同“鸷”,凶猛。 笔画数:; 部首:手;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奠挚”是古代礼仪中的特定行为,具体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古人相见时,地位较低的一方将见面礼(即“挚”)放置于地而不亲手递送的礼节。这一行为体现了古代等级制度下的尊卑差异( )。
二、文献依据
- 《仪礼·士相见礼》记载:“宾入,奠挚再拜,主人答壹拜。”郑玄注:“奠挚,奠卑异,不亲授也。”说明宾客需放置礼物并行礼,主人仅回一礼,体现地位差异。
- 《礼记·冠仪》提到“奠挚於君”,孙希旦集解称这是臣子拜见君王的礼仪,强调“不敢授”的谦卑态度()。
三、具体应用
- 适用场景:常见于士大夫阶层拜见君主、乡绅或尊长时,如《周礼》中规定不同身份者使用不同挚礼(如士用雉,庶人用鹅)。
- 礼仪目的:通过置礼于地的动作,既表达敬意,又明确身份等级,避免直接接触的僭越()。
四、注意辨析
部分现代词典(如、4)将其解释为“真诚深厚的感情”,实为混淆了“奠挚”与“真挚”的语义。该词本义仅指向古代礼仪动作,并无情感引申义,需结合文献语境理解( )。
网络扩展解释二
奠挚(diàn zhì)这个词的意思是:庄重、真诚而深切的表达敬意或情感。
拆分部首和笔画:
奠(diàn):拆分为千(qiān)旁和垂(chuí)旁,总共6画。
挚(zhì):拆分为手(shǒu)旁和旨(zhǐ)旁,总共10画。
来源:
奠挚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古时候,人们在表示敬意或情感时,常常使用奠挚来表达。这个词的使用频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但至今仍有人在某些仪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使用。
繁体:
奠挚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奠摯」。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奠挚的写法略有不同。奠字的上部分是「丏」,下部分是「口」,而挚字的上部分是「手」,下部分是「旨」。
例句:
1. 他发表了一份奠挚的感谢信,表达了对所有支持者的深深感激之情。
2. 这首诗以奠挚的情感写下,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组词:
奠念、奠礼、奠仪、奠瓦、奠基、奠定等。
近义词:
真挚、诚挚、深情、衷心。
反义词:
虚伪、假意、冷漠、麻木。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我很乐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