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河图雒书的意思、河图雒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河图雒书的解释

见“ 河图洛书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两幅神秘图案,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常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源头符号之一。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河图

  1. 基本释义

    传说中黄河出现的祥瑞之图。据《周易·系辞上》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相传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负图而出,其背有黑白点构成的奇异图案,伏羲据此创制八卦。

    • 字形溯源:“河”指黄河,“图”意为图案,合称“河图”。
    • 象征意义:代表天地空间秩序,以黑白点阵排列,暗含阴阳五行之理。如《汉书·五行志》称其“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对应五行方位。

二、洛书

  1. 基本释义

    洛水中神龟所负之书。传说大禹治水时,神龟现于洛水,背甲有纹如字,禹据此制定《洪范九畴》,建立治国法则。

    • 字形考据:“洛”指洛水,“书”即文字符号。“雒”为“洛”的古写,二者通用(如《三国志》载“汉火德忌水,故改‘洛’为‘雒’”)。
    • 结构特征:呈九宫格布局,纵、横、斜三数之和均为十五,为最早的三阶幻方,体现宇宙平衡观。《易纬乾凿度》称其“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三、文化关联与哲学内涵

  1. 宇宙观与数理象征

    河图洛书通过数字排列构建时空模型:

    • 河图为“体”,以五居中,象征生生不息;
    • 洛书为“用”,以九为极,揭示变化规律。

      二者共同构成《周易》象数体系的基础。

  2. 历史文献佐证

    《尚书·顾命》记载周成王驾崩时陈列“天球、河图”,证实其作为王权象征的权威性;汉代谶纬之学更将其神化为天命符瑞。

四、学术研究价值

现代学者认为河图洛书可能源于古代星象观测或数学图腾。数学史家钱宝琮指出洛书幻方结构早见于公元前2200年的中国占卜术,而考古发现的安徽凌家滩玉版图案(距今5300年)亦被推测为河图洛书的原始形态。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河图""洛书"词条
  2. 《周易·系辞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3. 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 张政烺《论易丛稿》中华书局
  5. 安徽凌家滩遗址考古报告(《考古学报》2000年第1期)

(注:因古籍原文无网络链接,学术著作需通过图书馆或数据库获取,此处仅标注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河图雒书”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二、文化渊源

  1. 神话传说:
    源自《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 河图:相传伏羲时黄河出现龙马,背负神秘图纹,伏羲据此创八卦。
    • 洛书:大禹治水时洛水浮现神龟,背有文字,禹依此作《洪范》九畴。
  2. 历史记载:
    《史记·秦始皇本纪》提到秦始皇曾获《河图雒书》,认为其蕴含治国智慧,遂藏于宫中。

三、使用场景

注:“雒”为“洛”的古字,二者在部分文献中通用,但现代多写作“河图洛书”。

别人正在浏览...

保宁贬弃玢豳伯牙弦蚕麰恻痛差补常明灯剗塞窗纱春歌嚲翠方山巾方田法番人汾阳宫钩葛归甯古腔古调函胡旱藕宏妙华北徽言角进骄怒街陌鸡飞狗跳镜听级数巨文崆峒叟矿穴来龙儿连底梦笔生花命吏民航囊萤照读挠沮蓬茨佥簿穷阴啓顔趋营设备麝笺施德十王世业市庸收缘顺爱特郎当天扉蜕壳文缯屋间架象阙纤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