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鹤膝蜂腰的意思、鹤膝蜂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鹤膝蜂腰的解释

(1).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病·诗病有八》:“三曰蜂腰,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四曰鹤膝,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这是指诗歌声律八病的两种。后来用“鹤膝蜂腰”泛指诗歌声律上所犯的毛病。 唐 李渤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近来诗思殊无况,苦被时流不相放。云腾浪走势未衰,鹤膝蜂腰岂能障。”

(2).书法中的两种病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鹤膝蜂腰”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指古代诗词声律中两种特定的声病形式,后亦用于形容事物形态或人体比例的不协调感。根据《汉语大词典》及诗词格律研究文献解释,其含义可分解如下:

一、词源与本义 该词最早见于南朝梁代文论家沈约提出的诗歌声律理论,与“平头”“上尾”等同属“八病”范畴。其中:

  1. 鹤膝:指五言诗中第五字与第十五字声调相同,形成重复顿挫,如同鹤膝关节的突兀感。
  2. 蜂腰:指第二字与第五字声调相同,导致诗句音律细弱中断,类似蜂腰的纤细断裂感。

二、引申义项 明清时期词义扩展至文学批评与日常比喻:

三、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12册“鹤膝蜂腰”词条
  2. 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四章“声病论”
  3.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华书局,1961年)南朝文论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

“鹤膝蜂腰”是一个汉语成语,具有双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文学与书法术语

  1. 诗歌声律问题
    该词源自诗歌声律“八病”中的两种():

    • 蜂腰:指五言诗中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声调,导致诗句声律不协调,两头粗中间细,形似蜂腰。
    • 鹤膝:说法较多,常见指第五字与第十五字同声调,或全句首尾平声、中间仄声,造成声调突兀,如鹤的膝盖突出。
  2. 书法病笔
    在书法中,指两种不美观的笔法:蜂腰比喻笔画中间细弱,鹤膝形容转折处僵硬臃肿()。

二、比喻义:形容体态优美

部分资料引申为对身材的赞美,形容人(尤指女性)膝盖修长、腰部纤细,如鹤与蜂的体态()。但此用法较少见,更常见于文学性描述。

例句与出处

扩展说明

需注意其本义与比喻义的区别:在学术语境中多指文学/书法缺陷,而日常使用可能偏向赞美体态,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阿阜半仗爆弹参较层霄唱卯成昆铁路赤亭畜菟厨宰胆当澹灾地境钝才钝衰讹敚反杜林论蹯踞发视飞山兵感觉感逆观采鼓楼荷鼻黑鸟缓声蹇剥金针金字经磕头的立秋栗锐民生凋敝磨嘴慕蔺攮刀子飘风骤雨蒲杨青牛翁青荼啓者癯弊人国沙弥神功圣化神谷尸横遍野讼学遂志所到之处甜寃对提壶芦投词委丽威屑文柄龌齚相叫先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