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尖刻。 清 龚自珍 《与人笺》之二:“居亭主獷獷嗜利,论事则好为狠刻以取胜,中实无主。”
“狠刻”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形容言辞或行为严厉、刻薄,常用于描述待人处事时态度尖锐且不留情面的特点。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词源与经典用例
该词最早见于清代龚自珍的《与人笺》,文中提到“论事则好为狠刻以取胜”,形容某人讨论问题时用尖刻的方式压制他人,但实际缺乏主见。
使用场景
多用于批评他人态度或评价某种处事方式,例如:
“狠刻”与单纯严厉不同,更强调“刻薄”的附加意味,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是否含贬义。例如在文学作品中,可能用于刻画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文献中的具体用法,可参考《龚自珍全集》或权威汉语词典。
《狠刻》是一个动词词组,意为严厉地批评或斥责某人,对其言行进行尖锐批评或指责。这个词组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汉代文学家刘向的《洪范五行训》中的一句话:“孺子狠刻故取笑。”
《狠刻》这个词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其中,第一个字“狠”是由“犭”(犬部首)和“艮”(艮部)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10画;第二个字“刻”是由“刂”(刀部首)和“亥”(水部首)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8画。
《狠刻》的繁体写法为「狠刻」,并没有什么变化。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但《狠刻》的写法基本保持一致,没有太大的变化。
1. 他对自己的学生狠刻批评,希望能激发他们的进取心。
2. 她在会议上狠刻地指出了公司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解决方案。
3. 老板对员工的错误行为狠刻地斥责,以示警戒。
1. 狠毒:形容人或语言行为残酷、恶毒。
2. 狠心:指做事情不留情面,没有情感和同情心。
3. 狠话:指说出冷酷、尖锐的话语,以刺激对方。
近义词:严厉批评、尖锐指责。
反义词:宽容、宽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