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尖刻。 清 龔自珍 《與人箋》之二:“居亭主獷獷嗜利,論事則好為狠刻以取勝,中實無主。”
“狠刻”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形容言辭或行為嚴厲、刻薄,常用于描述待人處事時态度尖銳且不留情面的特點。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詞源與經典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清代龔自珍的《與人箋》,文中提到“論事則好為狠刻以取勝”,形容某人讨論問題時用尖刻的方式壓制他人,但實際缺乏主見。
使用場景
多用于批評他人态度或評價某種處事方式,例如:
“狠刻”與單純嚴厲不同,更強調“刻薄”的附加意味,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是否含貶義。例如在文學作品中,可能用于刻畫人物性格的複雜性。
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文獻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龔自珍全集》或權威漢語詞典。
《狠刻》是一個動詞詞組,意為嚴厲地批評或斥責某人,對其言行進行尖銳批評或指責。這個詞組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漢代文學家劉向的《洪範五行訓》中的一句話:“孺子狠刻故取笑。”
《狠刻》這個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其中,第一個字“狠”是由“犭”(犬部首)和“艮”(艮部)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10畫;第二個字“刻”是由“刂”(刀部首)和“亥”(水部首)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8畫。
《狠刻》的繁體寫法為「狠刻」,并沒有什麼變化。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但《狠刻》的寫法基本保持一緻,沒有太大的變化。
1. 他對自己的學生狠刻批評,希望能激發他們的進取心。
2. 她在會議上狠刻地指出了公司存在的問題,并提供了解決方案。
3. 老闆對員工的錯誤行為狠刻地斥責,以示警戒。
1. 狠毒:形容人或語言行為殘酷、惡毒。
2. 狠心:指做事情不留情面,沒有情感和同情心。
3. 狠話:指說出冷酷、尖銳的話語,以刺激對方。
近義詞:嚴厲批評、尖銳指責。
反義詞:寬容、寬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