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率;潦草。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世俗简牘中多用‘老草’,如云草略之义。余问於博洽者,皆莫能知其所出。后因检《礼部韵略》‘恅’字注云‘愺恅,心乱也。’疑本出此,传用之讹,故去心耳。” 宋 朱熹 《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凡写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画,严正分明,不可老草。” 清 陈确 《书祝开美师门问答后》:“凡三日而事毕,以笔秃老草,不能工楷为惴惴。”
“老草”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需结合具体使用场景理解:
草率、潦草
这是最常见的解释,多用于形容书写或行为不工整、不细致。例如:
古籍考证
据宋代庄季裕《鸡肋编》记载,“老草”可能源于“恅”字(意为心乱),后演变为形容草率。
部分资料提到“老草”可比喻年长者,如形容其历经岁月后的状态。但此用法较为罕见,且缺乏广泛文献支持,需谨慎使用。
建议参考权威词典(如《汉典》)或古籍原文以获取准确释义。
老草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含义广泛且多样。下面将为您介绍老草的拆分部首、笔画、来源、繁体形式、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老(lao):由“老”字部首组成,共5笔。
草(cao):由“艹”字部首和“土”字部首组成,共9笔。
老草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自然界中的植物,特指经过岁月磨砺,生命力顽强的老草。在文学中,老草也经常用于形容人经历岁月沧桑,依然保持坚韧不拔的品质。
老草的繁体形式为「老草」。
在古代,老草的汉字写法略有不同:
老:像一个仰卧的老人姿态,表示年老。
草:稍微简化,但整体形状基本一致。
1. 风雨中,老草依然坚挺,生命力顽强。
2. 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他变得像一棵老草,挺拔而坚定。
1. 老茶:指陈年的茶叶。
2. 老树:指年代久远的大树。
3. 老房:指老旧的房屋。
老草的近义词有:陈草、年草。
老草的反义词有:新芽、青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