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时客套语。谓承蒙(您)青眼相待。大多用于书信开头的称谓后面。 清 秋瑾 《致陈志群书》:“ 志羣先生 青及:前上一函,托友代发,近知误置篋中忘寄,悵甚。”参见“ 青眼 ”。
“青及”是一个旧时书信中使用的客套用语,主要用于表达对收信人的敬意。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该词源自“青眼”典故,字面意为“承蒙您青眼相待”。“青”指青眼(表示重视或喜爱),“及”有“达到、给予”之意,合起来表达对收信人重视的感激。
使用场景
常见于传统书信开头的称谓之后,例如:“某某先生青及”,相当于现代书信中的“尊敬的某某”。清代秋瑾在《致陈志群书》中便以此开头,体现礼节性。
词源与文化背景
“青眼”出自《晋书·阮籍传》,指用黑眼珠正视对方以示尊重,与“白眼”(轻视)相对。“青及”由此衍生,成为文人书信中的固定谦辞。
现代应用
当代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历史文献或仿古文体中。部分方言或特定文化场景可能保留类似表达。
示例:
“志羣先生青及:前上一函,托友代发,近知误置篋中忘寄,悵甚。”
——秋瑾《致陈志群书》
《青及》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指青色光亮可及之处。作为一个动词短语,它常用来形容植物繁茂生长的样子。
《青及》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青”字的部首青字辶和“及”字的部首及字豕。总共包含10个笔画。
《青及》一词来源于《诗经·邶风·青青子衿》,是一篇古代诗歌中的句子,用来描述广袤的原野上青青的着生植物的景象。
《青及》的繁体字为「青及」。
在古时汉字写法中,《青及》的字形有所不同。青字为「靑」,及字为「㞢」。
1. 原野上青草连天,宛如海洋一样壮观。
2. 春天来临,大地青及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
1. 青山:形容山峦青翠欲滴,景色美丽。
2. 青蛙:一种生活在水中的两栖动物,以其青绿的外貌闻名。
繁茂、郁郁葱葱
荒芜、贫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