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俗以为疟疾未发时可逃往他处以避之。《新唐书·宦者传上·高力士》:“ 力士 方逃疟 功臣阁 下, 辅国 以詔召, 力士 趋至阁外,遣内养受謫制。”
“逃疟”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及背景如下:
指旧时民间通过迁移躲避疟疾的做法。古人认为疟疾的发作有周期性规律,在未发病时迁移到其他地方,可避免被疟疾感染。
现代医学证实疟疾通过蚊虫传播,与地理迁移无直接关联。这一习俗反映了古人对传染病的朴素认知和应对方式。
如需进一步了解疟疾的现代防治知识,可参考权威医学资料。
《逃疟》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意思是逃避疟疾。下面将介绍该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逃疟》的第一个字“逃”,拆分部首为辶(辵),表示行走的意思,共有7个笔画;第二个字“疟”,拆分部首为疒,表示疾病的意思,共有6个笔画。
《逃疟》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逃》意为逃避、躲避,而《疟》指的是疟疾或者瘴气。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的文献记录。在繁体字中,《逃疟》保持相同的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对于《逃疟》来说,古时的写法可能会有些微差异,但整体结构和意思相同。
1. 他们采取各种措施来逃疟。
2. 如今,科学家已经找到了许多逃疟的方法。
1. 逃亡
2. 逃避
3. 逃跑
4. 疟疾
5. 瘴气
1. 逃离
2. 躲避
3. 避开
1. 面对
2. 应对
3. 接受
以上是关于《逃疟》这个词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的介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