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田方的意思、田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田方的解释

宋神宗 熙宁 五年颁行方田制;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按地之肥瘠分五等以定其税。田方,一方之田。《宋史·食货志上二》:“凡田方之角,立土为埄,植其野之所宜木以封表之。有方帐,有庄帐,有甲帖,有户帖;其分烟析产、典卖割移,官给契,县置簿,皆以今所方之田为正。”参见“ 方田法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田方”是一个历史术语,主要与宋代土地制度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语来源与定义

“田方”出自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推行的方田均税法,属于王安石变法中的土地改革政策。其核心是将土地划分为方形单位进行丈量和征税。

二、具体内容

  1. 土地划分标准
    以东西南北各千步(约合5里)为基准,划定一个正方形区域作为“一方”。
    根据宋代度量换算,一方土地面积为: $$ text{总面积} = 41 text{顷}66 text{亩}160 text{步} $$
    (1顷=100亩,1亩=240步²)。

  2. 征税依据
    按土地肥瘠程度分为五等,分别制定税额,实现“均平赋税”的目标。

三、历史文献佐证

《宋史·食货志》记载了具体实施方式:

“凡田方之角,立土为埄,植其野之所宜木以封表之。有方帐、庄帐、甲帖、户帖……皆以今所方之田为正。”

四、其他含义

“田方”也是中国著名演员(1911-1974),北京电影演员剧团首任团长。但在历史文献中主要指土地制度术语。

建议通过《宋史》或王安石变法相关研究获取更完整信息。

网络扩展解释二

《田方》这个词的意思

《田方》这个词源自中文,它是一个名词,指的是管理耕地的人,负责农田规划、耕种、收割等农业活动的责任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田方》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分别是「田」和「方」。其中「田」是指田地,「方」是指方位。

「田」的笔画数为 5,基本笔顺为从上到下一撇弯钩弯钩,“田”字的写法比较简单。

「方」的笔画数为 4,基本笔顺为先写上面的一点,再写两竖再写“丿”,最后写下面的一点。

来源和繁体

《田方》一词来源于古代农耕文化,用以指称负责管理耕地的人。它在古代文献中的出现频率相对较低。

「田方」的繁体字为「田坊」,它的意思和写法基本上与简体字相同,只是字形稍有差异。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的「田方」字,拆分为「田」和「方」两个字,写法与现代基本一致。

古代写作「田」的方式与现代相同,但是有时会简化笔画,比如去掉弯钩等。

古代写作「方」的方式与现代略有不同,古代的「方」字有时会写作「戶」,而不是现代的「方」形。

例句

1. 村里的田方根据土壤状况制定了科学的种植计划。

2. 他是这片农田的田方,负责协调周边农民的种植工作。

3. 在古代社会,田方是十分重要的职业,承担着农田开垦和农业生产的重任。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

1. 田地:指农民耕种的土地。

2. 田园:指田野间的乡村风光。

3. 田埂:指田地之间的小路或隔离地带。

近义词:

1. 农户:指农民家庭,包括田地的所有者。

2. 农夫:指从事农田耕作的人。

3. 农场主:指拥有和经营农场的负责人。

反义词:

1. 非农:指非农业的,与农业无关的。

2. 非耕地:指不适合农作物种植的土地。

3. 非农民:指非从事农业工作的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