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能担负国家重任的栋梁之材。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廊庙具”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廊庙具指能够承担国家重任的栋梁之材,多用于形容具有治国才能的杰出人物。其中:
该词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诗句中通过“廊庙具”表达对当时国家栋梁的期待。
“廊庙具”属于文言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古典文学或学术讨论中。其核心含义强调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与“治国安邦”的语境紧密相关。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杜甫原诗或汉语词典的详细注解。
《廊庙具》是一个汉字词,由三个字组成,分别是「廊」、「庙」、「具」。
「廊」由「广」部和「郎」声旁组成,含有5个笔画;
「庙」由「广」部和「苗」声旁组成,含有7个笔画;
「具」由「口」部和「具」声旁组成,含有8个笔画。
《廊庙具》一词源于古代中国宫廷文化,主要指供奉在廊庙中的神像和用具。
「廊庙具」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为「廊廟具」。
在古代的汉字中,「廊」的写法为「廊廌」,「庙」的写法为「廟」。
1. 这些廊庙具气派非凡,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之美。
2. 在宫廷的廊庙中,供奉了许多神像和庙具。
廊宇、庙宇、具备、具体
庙具、神具、庙器
非具、无具、无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