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能擔負國家重任的棟梁之材。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當今廊廟具,構廈豈雲缺。”
“廊廟具”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廊廟具指能夠承擔國家重任的棟梁之材,多用于形容具有治國才能的傑出人物。其中:
該詞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當今廊廟具,構廈豈雲缺。” 詩句中通過“廊廟具”表達對當時國家棟梁的期待。
“廊廟具”屬于文言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典文學或學術讨論中。其核心含義強調人才對國家的重要性,與“治國安邦”的語境緊密相關。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杜甫原詩或漢語詞典的詳細注解。
《廊廟具》是一個漢字詞,由三個字組成,分别是「廊」、「廟」、「具」。
「廊」由「廣」部和「郎」聲旁組成,含有5個筆畫;
「廟」由「廣」部和「苗」聲旁組成,含有7個筆畫;
「具」由「口」部和「具」聲旁組成,含有8個筆畫。
《廊廟具》一詞源于古代中國宮廷文化,主要指供奉在廊廟中的神像和用具。
「廊廟具」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為「廊廟具」。
在古代的漢字中,「廊」的寫法為「廊廌」,「廟」的寫法為「廟」。
1. 這些廊廟具氣派非凡,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築的藝術之美。
2. 在宮廷的廊廟中,供奉了許多神像和廟具。
廊宇、廟宇、具備、具體
廟具、神具、廟器
非具、無具、無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