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勑诫 ”。告戒,训戒。《孔丛子·论书》:“ 周公 以 成王 之命,作《康誥》焉,称述 文王 之德,以成勑诫之文。”《后汉书·阴识传》:“帝敬重之,常指 识 以勑戒贵戚,激厉左右焉。”《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 亮 亲受勑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勑戒四方,侈则有咎。”
“勑戒”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勑戒”亦写作“勑诫”,意为告诫、训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尊长对晚辈的正式劝勉或警示。该词常见于古代文献,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
若有进一步考据需求,建议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权威古籍注本以确认细节。
勑戒(chì jiè)是一个古老而富有哲理的词汇,它在多个层面上表达着人们应该严肃对待的规范、准则和警示。
拆分部首和笔画:勑 (勹部) + 戈 (戈部),总共11个笔画。
来源:勑的古文字形为“豸+勹+手”,豸象征禽兽,勹象征束缚,手象征行动。引申而来,勑戒表示要约束禽兽般的欲望和行动,让人们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
繁体:勑戒
如果我们观察古代的勑戒字形,我们会发现勑的写法更为复杂,多了两个纽扣形状的部分,象征人们要将自己的欲望和行动拧紧,使其受到限制和约束。这种写法体现了古人对于勑戒的重视和对人类道德的理解。
例句:
1.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必须对违法行为进行勑戒。
2. 这个故事是为了给人们敲响勑戒的警钟。
组词:
1. 从戒 (jiè) 字中可拆分出词语:戒律、戒毒、戒除等。
2. 从勑 (chì) 字中可拆分出词语:勑旨、勑诫、勑儆等。
近义词:告诫、警示、劝戒。
反义词:纵容、放任、宽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