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犹言二人。《左传·襄公十四年》:“ 鍼 曰:‘此役也,报 櫟 之败也。役又无功, 晋 之耻也。吾有二位于戎路,敢不耻乎?’” 杜预 注:“二位,谓 黶 ( 欒黶 )将下军, 鍼 ( 黶 弟)为戎右。”
(2).乾、坤两卦的方位。《三国志·魏志·管路传》“ 刘邠 取印囊及山鸡毛著器中。” 裴松之 注引《辂别传》:“ 輅 不解古之圣人,何以处乾位於西北,坤位於西南。夫乾坤者天地之象,然天地至大,为神明君父,覆载万物,生长无首,何以安处二位与六卦同列?”
(3).指天地。《新唐书·孝友传·程俱罗》:“肇有二位,孝道爰兴。”
(4).谓立二社设两个神位。《宋书·礼志四》:“社实一神,而相袭二位,众议不同,何必改作。”
“二位”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其解释依据权威汉语词典:
作为数词“二”的正式或书面表达: 指数量“二”,常用于正式场合、序列、编号或强调庄重、礼貌的表达中,相当于“两个”。例如:“请排在第二位”、“二位数字”、“今日到访二位贵宾”。
作为对两个人的尊称: 这是“二位”在现代汉语中最常用、最具特色的含义。它是一个礼貌的称谓,用于直接称呼或指代在场的两位人士,相当于“您两位”或“你们两位”,带有尊敬或客气的意味。例如:“二位请坐”、“欢迎二位光临”、“请问二位想吃点什么?”
“二位”的核心含义围绕数字“二”展开,既保留了其基本的数量指代功能(尤其在正式语境),又发展出专门用于当面或提及时尊称两个人的独特用法,后者在日常口语和礼节性场合中极为常见。
“二位”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指代两个人
本义为“二人”,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吾有二位于戎路”,杜预注解“二位”即指栾黶和其弟栾鍼两人。现代用法中多作为敬称,如“欢迎二位光临”。
象征《周易》中的乾坤方位
在《周易》体系中,乾卦代表西北方,坤卦代表西南方,合称“二位”。《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辂别传》提到:“处乾位于西北,坤位于西南”,指天地阴阳的方位关系。
代指天地
《新唐书·程俱罗传》中“肇有二位”即用“二位”象征天地,体现古代哲学中天与地的二元对立统一概念。
礼仪中的神位设置
古代祭祀时设立两个神位称为“二位”,如《礼记》中“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王自为立社曰王社”的双社制度。
补充说明:现代日常用语中,“二位”多用作对两人的礼貌称呼(如“您二位请坐”),而前三类含义主要出现在古籍或特定文化语境中。建议查阅《左传》《周易》等原典或权威词典(如《辞海》) 获取更深入解析。
哀矜勿喜蚌泪崩城鞭筴虿芒蠢事噹啷甸粟发句俛首帖耳合面街横弧红靺鞨焕衍尖薄降化交竹惎悔近俗积习生常极异骥子开营刊载揆构乐善好义獠徒离缘轮扶骡马大会泯絶木三对南楚黏着醲酿评章庀事抢满千酿切悫犬吠三梆山岑设虑慎惜申主受盘熟和睡裤顺辰私树腾掉屠贩屯长濊濊文策物表误国殃民虓帅小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