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枯槁的根株。 汉 焦赣 《易林·蒙之兑》:“霜冷蓬室,更为枯株。” 唐 韩愈 《昼月》诗:“兔入臼藏蛙缩肚,桂树枯株女闭户。” 宋 范成大 《科桑》诗:“斧斤留得万枯株,独速槎牙立暝途。” 金 元好问 《送诗人李正甫》诗:“阳和入枯株,靄靄含芳津。” 明 宋濂 《故封承事郎给事中王府君墓版文》:“夜将半,邻斋灯火尽灭,府君独焚膏挟册,危坐如枯株。”
“枯株”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枯株”由“枯”(干枯、失去生命力)和“株”(植物的根茎)组成,字面指枯槁的根株或树干。例如古代文献中描述“霜冷蓬室,更为枯株”(汉·焦赣《易林》),即强调植物干枯的状态。
该词常引申为失去生命力或发展潜力的人或事物,含贬义色彩。如成语“朽木枯株”比喻无能之辈,而现代用法中可形容僵化的制度、无望的行业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句或应用案例,可参考《易林》《昼月》等古籍,或查阅植物保护相关文献。
枯株指的是已经干枯、死亡的树木或植物。它也可以比喻那些已经无法恢复、无望的事物。
枯株的部首是木(mù),它由四画构成。
其中,枯的部首是木(mù),由四画构成;株的部首是木(mù),由四画构成。
枯株这个词的来源是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枯”和“株”。枯的意思是植物已经干枯,没有生气;株是指树木的一段或一棵树。
枯株的繁体字是「枯樁」。
在古时候,枯株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株字的古代写法是「朱」,而枯字的古代写法是「些」。
1. 院子里的一株大树已经成为了一株枯株。
2. 学校对于那些枯株课程不再进行支持。
3. 那个地方长满了枯株和杂草。
枯木、株樽、茂盛、开化
干枯、死木、朽株
繁茂、生机
巴山越岭藏庋嗤诮齿少心鋭崇竦串讲从义郎摧折豪强丹田盗课盗竽愕疑芳桂番目繁总腹民羔子宫龙还任歡朱国花消回舞贱敛贵发讦切戟门季主菌界开花结果开罗楞呵呵荔枝庐阜马袿美醖鸣玉溪摩西氁衫拟质棚架飘风过雨撇放亲眼取别柔愞柔弱三檐伞盖扫拂上官仪勝侣施关术精束緼举火随声附和逃债台踢墨笔头到途遥日暮峡路啸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