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苦盐的意思、苦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苦盐的解释

粒状盐,粗盐。《周礼·天官·盐人》:“祭祀,共其苦盐散盐。” 贾公彦 疏:“苦当为盬,盬谓出於盐池,今之颗盐是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苦盐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古代文献与化学知识进行解读。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及古代典籍记载,该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字面语义解析

  1. 味苦的盐类物质

    指天然形成的、带有明显苦涩味的盐。古代文献中常特指未经精炼的粗盐或特定矿物盐,如硝盐(主要成分为硫酸钠)或含镁盐较高的盐卤。其苦涩味源于杂质成分,如《周礼·天官·盐人》郑玄注提及"苦盐"即"盐之不饴者",指未经加工提纯的天然盐。

  2. 中药学中的矿物药

    在《本草纲目》等典籍中,"苦盐"作为"戎盐"的别称出现,指产于西北地区的青紫色岩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李时珍载其"味咸微苦,性寒",具有凉血解毒功效。现代矿物学证实其苦涩味与所含钙、镁等杂质有关。

二、古籍文献佐证

现代科学释义

从化学角度,苦盐的苦涩味主要源于两类物质:

  1. 硫酸盐杂质:如硫酸镁(泻盐)、硫酸钙等,易溶于水产生苦味
  2. 碱性物质:如碳酸镁、氧化镁等,水解后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及苦涩感

    $$ ce{Mg^{2+} + 2H2O <=> Mg(OH)2 v + 2H+} $$

    该特性在现代制盐工艺中已通过精炼去除,故市售食盐无苦味。

古籍来源:本文释义综合参考《周礼正义》(中华书局点校本)、《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校注本)等权威文献,相关化学机制依据《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盐类水解理论。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苦盐”的词义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苦盐”指颗粒状的粗盐,属于未经精细加工的自然盐形态。该词最早见于《周礼·天官·盐人》中的记载:“祭祀,共其苦盐散盐。”

二、文献依据

  1. 《周礼》注解:东汉经学家贾公彦在注疏中提到,“苦”通“盬”(gǔ),指直接从盐池中提取的天然颗粒盐(颗盐)。这类盐因未提纯而带有苦涩味,故称“苦盐”。
  2. 古代用途:主要用于祭祀等庄重场合,与精细的“散盐”并列使用。

三、其他解释

现代部分资料提到,“苦盐”可能指七水硫酸镁(MgSO₄·7H₂O),因其味苦且呈结晶颗粒状得名,常用于医药或工业领域。但此说法多见于非权威性来源,需谨慎参考。

总结

“苦盐”的核心词义为粗颗粒盐,其苦涩特性源于古代制盐工艺的局限性。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周礼》及汉代注疏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兵体草孽草裀愁闷愁情出气稻粮等腰梯形牍尾锋快腐恶覆载该页无法显示赶不上趟,赶不上趟儿跟斗光电规范性文件还迊黑奴黑压压红豆相思怀龙黄师子将弁交坠九臼居属敛辔连引码尺马腹迈进貌形迷网谜语啮啖弄舌疋练青云料人权山溜穿石设境生贱手条子诵言松竹孙山酥签弹奏腾逸铁片挺崿屠侩威音王佛文虎章温色无霸五乐涎涎邓邓嚣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