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苦言的意思、苦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苦言的解释

(1).诤言,逆耳之言。《史记·商君列传》:“苦言药也,甘言疾也。”《晋书·刘颂传》:“垂听逆耳,甘纳苦言者,济世之君也。” 宋 苏轼 《送陈伯修察院赴阙》诗:“苦言如药石,瞑眩终见思。” 鲁迅 《三闲集·“皇汉医学”》:“ 冈氏 距 明治 维新后不久,还有改革的英气,所以他的日记里常有好意的苦言。”

(2).凄切的言词。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心动於和声,情感於苦言。” 晋 陆机 《赠冯文罴》诗:“悲情临川结,苦言随风吟。” 南朝 宋 王徽 《杂诗》:“弄弦不成曲,哀歌送苦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苦言是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逆耳却有益的规劝或忠告,强调言辞虽令人不悦,但本质出于善意且具有建设性。以下从词典释义、典籍用例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解析:


一、字义溯源与词典释义

  1. “苦”的本义延伸

    “苦”原指味觉上的苦涩(如《说文解字》:“苦,大苦苓也”),引申为艰难、痛苦的心理感受。在“苦言”中,“苦”修饰“言”,喻指言语直率尖锐,听者难以接受。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言”的指向性

    “言”即言语、观点。“苦言”特指带有批评、劝诫性质的言论,而非泛指逆耳之言。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


二、经典文献中的用例与语境

  1. 《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推行变法时,贵族赵良劝谏:“苦言药也,甘言疾也”,直言逆耳忠言如良药,阿谀奉承反似疾病。此处“苦言”明确指切中时弊的谏言。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

  2. 《商君书·更法》

    “至言实也,苦言药也”,将恳切实在的言论比作治病的苦药,凸显其价值。

    来源:先秦法家典籍《商君书》

  3. 宋代苏轼《东坡志林》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庶几可免于祸”,以“逆耳之言”呼应“苦言”的劝世功能。

    来源:唐宋笔记文献《东坡志林》


三、文化内涵与关联概念


现代应用与延伸

在当代语境中,“苦言”仍用于形容领导、师长的严厉教诲或挚友的坦诚批评,其价值在于促人自省。例如:“管理者的苦言,往往是团队进步的契机。”

“苦言”凝结了中国文化中“以直谏为德”的伦理观,是语言智慧与道德勇气的结合体。

网络扩展解释

“苦言”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双重含义,常出现在文学、历史等语境中。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

  1. 逆耳忠言
    指直率、不中听但有益的劝告或批评。这类话语虽令人不适,却对个人成长或事态改善至关重要。例如《史记·商君列传》记载:“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强调逆耳之言如良药般有益。

  2. 凄切言辞
    亦可表示情感悲切的言语。三国时期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写道:“心动于和声,情感于苦言”,体现其情感层面的表达。

二、使用场景

三、文献出处

四、现代应用

如今多用于强调“忠言逆耳”的重要性,或描述言辞中的深切情感。例如工作中接受同事的“苦言”可能带来进步。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可参考《史记》《晋书》等原典或现代解析文章。

别人正在浏览...

鳌头暴强鼈盖子闭架碧落界步罡不蛊朝市茶榷骋志蚳母淬妃登坛顿息多种蠹蚀蛾眉螓首方外之学封建主公第搆怨孤累含瑕积垢黑丸槐胶弹子歼击机贱皮骄君校正佳气戒香急来报佛脚骏节龙褂面陈谬滥墨衰骈坒钱树清戏入览散馆稍婆沙月世国石菌食水势子宋潜虚天涯地角天游同年语委昵呜噎现身说法小虢瑕舋西宾媟亵邪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