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李贽的意思、李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李贽的解释

李贽(1527-1602) : 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原名载贽,号卓吾、宏甫、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回族。中举人,官至云南姚安知府。后移居各地,著书立说,被当朝者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自刎于狱中。哲学上属王阳明心学一派,师事泰州学派大师王襞,公然以异端自居,批判儒家道德和封建传统,肯定人的正常欲望的合理性。文学上反对复古摹拟,主张创作要崇尚自然,并提倡戏曲、小说。其主张对汤显祖、冯梦龙、袁宏道等有重要影响。有《焚书》、《藏书》、《续焚书》、《李温陵集》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李贽(1527-1602)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其思想以反传统、倡个性解放著称,被后世视为中国早期启蒙先驱。以下从生平、思想、著作及影响等方面综合解析:

一、生平概览

  1. 出身与仕途
    李贽原名林载贽,福建泉州人,回族。26岁中举后历任河南辉县教谕、国子监博士等职,官至云南姚安知府,54岁弃官归隐。晚年因思想“异端”入狱,76岁自刎于诏狱。
    他出身贫寒,早年丧母,家庭屡遭变故(如多次丧亲),这些经历影响了他对传统伦理的反思。

  2. 讲学与争议
    辞官后客居湖北麻城芝佛院讲学,听众数千人,包括妇女,打破传统教育禁忌。其言论被统治者视为“敢倡乱道”,最终以“惑世诬民”罪名被捕。


二、核心思想

  1. 批判传统儒学
    反对以孔子是非为绝对标准,认为思想应随时代进步而发展。他抨击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性,主张尊重人的正常欲望。

  2. 倡导民本与平等
    提出“天之立君,本以为民”,批判官吏压榨百姓如“虎狼坐衙”。主张男女平等,支持妇女参与社会活动。

  3. 文学革新与“童心说”
    反对复古摹拟,提倡创作需发乎自然,重视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提出“童心说”,强调文学应表达真实情感,反对八股文空疏之风。


三、主要著作


四、历史影响

  1. 国内
    其思想影响汤显祖、袁宏道等文人,成为晚明文学革新动力。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的民本思想亦受其启发。

  2. 国际
    著作传入日本,间接推动明治维新;被西方汉学家誉为“中世纪中国的布鲁诺”。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与其交流宗教思想。


五、评价与争议

李贽被封建统治者斥为“异端”,但近代学者认为他是“人文思想启蒙先驱”。其思想矛盾性在于:看似反儒,实则试图回归孔子本义;批判专制,却未否定皇权制度。他的一生展现了传统士人在思想禁锢中的挣扎与突破。

扩展建议:若需了解其具体作品或思想细节,可查阅《焚书·答耿司寇》等原文,或参考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对李贽的剖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李贽》的意思

《李贽》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是《李》,字音为lǐ,意思是某种植物的名称,同时也是姓氏。而《贽》,字音为zhì,意思是献上或进献某物的意思。因此,《李贽》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将某种植物献上”或者“以李为姓的人将某物献上”。

李贽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李贽》的拆分部首是木,表示和植物有关。而它的笔画分别为6画和11画。

李贽的来源

《李贽》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复杂。《李》是一个古代汉字,最早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诗经》中。而《贽》是一个古代的字形变异,并且这个字形在现代汉字中已经不存在了。

李贽的繁体

《李贽》的繁体字为「李贽」,与简体字形相同,只是书写形式有所不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虽然现代汉字的字形多数和古代字形相似,但是一些细节和写法却有所差别。具体到《李贽》这个词,其古代的字形写法可能与现代相同或略有不同,但没有具体的古代写法数据。

李贽的例句

1. 他把这束鲜花李贽给了她作为生日礼物。

2. 作为一个李贽,他一直以种植出高品质水果为荣。

李贽的组词

李贽可以与其他汉字组成词语,如:

1. 李树:指某种果树。

2. 李子:某种果实的名称。

3. 贽见:表示向某人献上或进献某物。

李贽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李贽》的近义词可能是:献上、进贡。

《李贽》的反义词可能是:接收、接受。

别人正在浏览...

半礼边壃不赢丑正锄刈蹴地调疎地形家二妫封键纷溶偾升富邻拱顶孤臣孽子桂林市沽誉寒贫后尘滑液浑成惑世诬民交叠交绝解典库襟背金圆券块儿八毛旷日苦参老龙连黏菱形力图龙沈脉象忸忲朋心朴慎牵就愆面苘麻綦卫权焰稔知如志如左右手僧伽棃社会福利生期使嗾世裔琐猥豚子围姓侮黩枭乱小鹿触心头下秩玺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