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旱船的意思、旱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旱船的解释

(1) [land boat,a model boat used as a stage prop in some folk dances] ∶民间艺术‘跑旱船’所用的船形道具

(2) [land boat] ∶园林中形状略像木船的临水的房屋

详细解释

(1).指民间艺术“跑旱船”。其历史悠久, 唐 代已流行。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下:“府县教坊大陈山车旱船、寻撞走索、丸剑角抵、戏马鬭鸡。” 姚雪垠 《长夜》三六:“他们准备的故事有旱船、高跷和狮子,每一种都有两班。”参见“ 跑旱船 ”。

(2).攻城器械。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凡轒輼、木驴、旱船之攻,其来以俯,但防上击,不虞旁下。”

(3).方言。园林中形状略像木船的临水房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旱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以下是综合不同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含义:民间表演艺术形式

旱船是中国传统民间舞蹈道具,常见于节庆活动,通过模拟水中行船展现艺术性。其特点包括:

  1. 结构:以木制船形框架为主体,外围装饰水纹布裙、红绸、纸花或彩灯。
  2. 表演形式:由一人或多人配合表演,舞者腰间套系船形道具,通过摇摆、跑动等动作模拟划船,常伴有锣鼓乐器和地方小曲。
  3. 文化寓意:象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多见于春节、元宵等庆典。

二、延伸含义:园林建筑

在方言中,“旱船”也指园林中临水建造的船形房屋,这类建筑多用于休憩观景。

三、历史渊源

唐代文献《明皇杂录》已记载“山车旱船”的表演形式,说明其历史可追溯至千年前。明清时期逐渐发展为成熟的民间艺术,流行于山西、山东、河北等多地。

四、现代传承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旱船表演仍活跃于乡村社火、城市节庆活动中。部分地区会通过多人协作的“跑旱船”增强观赏性,甚至加入丑角互动提升趣味性。


以上内容综合了民俗学定义、历史考据和现代发展,如需了解具体地区的表演差异或制作工艺,可进一步查阅、3、6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旱船的意思

旱船是一个汉字词汇,指的是不能在陆地上行驶的船只。它由两个部分构成:旱(huàn)和船(chuán)。

旱船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旱字的部首是日,它的总笔画数为5;船字的部首是舟,总笔画数为6。

旱船的来源和繁体

旱船一词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水运时代,特指那些无法行驶在陆地上的船只。在繁体中,旱船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旱字的写法稍有不同。其早期写法可能是由两个“日”组成。船字的古代写法与现在相似,只是在形态上略有差异。

旱船的例句

1. 我们沿着河岸漫步,远处停着一些旱船。

2. 由于长时间没有下雨,河流干涸,使得旱船失去了它唯一的行驶途径。

旱船的组词

旱船没有常见的组词形式。

旱船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旱船的近义词可以是:陆船;反义词可以是:水陆两用船。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