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举莛扣钟的意思、举莛扣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举莛扣钟的解释

犹言以莛撞钟。 卷盦 《<蔽庐丛志>序》:“升 公干 之堂,不免举莛扣鐘;拟 郊 岛 之诗,或至寒瘦成槁。”参见“ 以莛撞鐘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举莛扣钟”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基本解释

出处与引用

该成语最早见于卷盦《<蔽庐丛志>序》的用例:“升公干之堂,不免举莛扣钟;拟郊岛之诗,或至寒瘦成槁。”。
另在《诗品》中,钟嵘曾用类似表达“以莛扣钟”形容文人才力悬殊的对比。

近义词与用法

结构分析

扩展说明

此成语与“以卵击石”类似,但更强调“方法或工具的无效性”,而非单纯力量悬殊。例如,若试图用粗浅见解评论深奥理论,或初学写作模仿大师文风,均可喻为“举莛扣钟”。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举莛扣钟

《举莛扣钟》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通过举起腰身,扣击钟鼓来引起注意。它的拆分部首是“木”和“示”,总计五个笔画。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音乐仪式。

在古代,莛是一种用来夹持乐器的器具,它的形状与现代的夹子类似。扣钟则指的是用一个棍子敲击钟鼓。当人们在乐器演奏或者庆祝的时候,需要让大家注意到,就会通过举起腰身,用莛来夹持乐器,并敲击钟鼓,从而引起关注和集中注意力。

这个成语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舉莛扣鐘」,繁体字的结构更加复杂,但整体意思并无区别。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不断演变。根据古代文字的铭刻以及文献记载,可以看出“举莛扣钟”的古时候写法是「舉蒽扣鍾」。古代的汉字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总体上,这个成语在各个时期都有相应的使用和记载。

以下是一个使用《举莛扣钟》成语的例句:

他在演讲中巧妙地举莛扣钟,成功引起了观众的兴趣。

组词中可以使用的词汇包括:举起、腰身、夹持、乐器、敲击、引起、注意等。

与《举莛扣钟》意思相近的成语包括:号钟振聋、击石弹丝、呼风唤雨等。

相反意义的成语可以有:置若罔闻、当机立断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