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款仪的意思、款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款仪的解释

纳款的礼物。《明史·外国传二·安南》:“其使者来报如约,至期忽言於关吏曰:‘士卒飢病,款仪未备……’遂中宵遁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款仪"是汉语中较为少见的复合词,其含义需从构词语素及典籍用例综合解析:

一、分字释义

  1. 款(kuǎn):《说文解字》释为"意有所欲",本义为诚恳真挚,后衍生出"条款""款项"等义项。
  2. 仪(yí):《尔雅》注为"宜也",指礼节规范,《周礼》中特指礼仪制度。

二、整体释义 该词特指古代礼仪中约定俗成的财物馈赠,常见于两种语境:

  1. 礼节性赠礼:指遵循礼制规范进行的财物呈送,如《金瓶梅词话》载"备办些祭物款仪,到灵前祭奠"
  2. 专项礼金:某些地区方言中代指婚丧嫁娶时按例交纳的礼金,如福建《福清县志》"婚娶款仪不过千文"

三、引证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第三卷收录该词为闽方言特色词汇,标注其使用地域及文化背景。

网络扩展解释

“款仪”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历史或文献语境中,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词源与用法

  1. 构成解析

    • 款:本义为“诚恳”(如“款待”“款留”),后引申为条款、协议(如“条约第三款”)。
    • 仪:可指礼节或礼物(如“贺仪”),此处指代表达诚意的物品。
      合称“款仪”,特指外交或归附时用于示好的礼品。
  2. 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明史·外国传二·安南》,记载安南国使臣以“士卒饥病,款仪未备”为由拖延献礼,后连夜逃走。这一案例反映了“款仪”在古代外交中的实际应用。


使用场景


参考依据

别人正在浏览...

暗息宝守标品长衣澄海楼齿德楚城俶载代为说项蹎蹎发抄坊郭访索飞狐弓里构煽海底眼好歹毫厘不爽洪武环枢慧业鲣鸟枷梢就日绝句军功开心痾祸铿润空峡陵兵鲮鳢胪断毛手毛脚门把蒙混面子话溟岛木厂南陌念珠曹平陆勍敌区陬擅移试例恃凭史乘嗜爪霜砧舒放弢藏廷诤亡魂丧魄皖山违阔五香吴中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