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柳宗元 《永州龙兴寺东丘记》:“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其地之凌阻峭,出幽鬱,廖廓悠长,则於旷宜;抵丘垤,伏灌莽,迫遽迴合,则於奥宜。”后以“旷奥”形容名山胜迹的开阔和幽深。 清 恽敬 《游庐山后记》:“自 白鹿洞 西至 栗里 ,皆在 庐山 之阳,闻其阴益旷奥未至也。”
“旷奥”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kuàng ào,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旷奥”形容名山胜迹或自然景观兼具开阔(旷)与幽深(奥)的特质,常用于描绘壮丽且深邃的山水意境。例如柳宗元在《永州龙兴寺东丘记》中提出“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即通过“旷”与“奥”两种特征概括景观的审美体验。
该词源于唐代文学,后逐渐成为经典山水审美术语。清代恽敬《游庐山后记》中沿用此词,进一步巩固其文化内涵。
“旷奥”通过“旷”与“奥”的对比,生动呈现了自然景观中开阔与幽深并存的美学特征,是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重要表达之一。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柳宗元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查字典)。
《旷奥》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景色辽阔美丽,怡人祥和。它形容大自然的壮丽景色,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
《旷奥》的部首是日和口,总共有8个笔画。
《旷奥》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文献,最早出现在《宋史·貌之研判》一书中。它形容山川的壮丽景色,例如大山大水的景色让人感叹。
《旷奥》的繁体字是「曠奧」。
在古代汉字中,「旷奥」的写法和现代略有不同。它的古代写法是「旷奧」。
1. 踏上山顶,一片旷奥的景色展现在眼前,美不胜收。
2. 这个湖泊的面积非常广阔,被誉为旷奥之地。
1. 旷世奇才
2. 旷野
3. 奥妙
1. 幽静
2. 辽阔
3. 雄伟
1. 狭小
2. 平凡
3. 拥挤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