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髋髀的意思、髋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髋髀的解释

(1).胯骨与股骨。《汉书·贾谊传》:“至於髖髀之所,非斤则斧。” 颜师古 注:“髀,股骨也。髖,髀上也。言其骨大,故须斤斧也。髖音宽。髀音陛。又音必尔反。”亦指臀部与大腿。

(2).比喻互相勾结、势力强大的诸侯王。语出《汉书·贾谊传》:“今诸侯王皆众髖髀也,释斤斧之用,而欲婴以芒刃,臣以为不缺则折。” 唐 李德裕 《请尊宪宗章武孝皇帝为不迁庙状》:“自 天宝 以后,兵宿中原,强侯缔交,髖髀甚众。” 宋 司马光 《和钱学士呈邵兴宗》:“蒹葭自幸犹依玉,髖髀何能学奏刀。”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髋髀”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kuān bì,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1.基本含义

指人体的髋部和大腿骨,即胯骨(髂骨、坐骨、耻骨组成)与股骨,属于人体下半身的重要支撑和运动部位。

2.详细释义

3.历史典故

出自《汉书·贾谊传》:“今诸侯王皆众髋髀也,释斤斧之用,而欲婴以芒刃,臣以为不缺则折。”此处以“髋髀”类比庞大而难以治理的地方势力,需用“斤斧”(强力手段)而非“芒刃”(温和策略)应对。

4.使用场景

“髋髀”兼具生理结构与政治隐喻的双重意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用法,可参考《汉书·贾谊传》原文及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髋髀》的意思

《髋髀》是一个表示人的身体部位的词汇,它指的是人体下肢的一部分,即大腿和髋部的联合部分。髋髀是人体支撑和运动的重要部位之一。

拆分部首和笔画

《髋髀》包含两个部首,分别是“骨”和“肉”。它的总笔画数为21。

来源和繁体

《髋髀》这个词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是由古代人根据人体结构创造的词语。在繁体字中,“髋髀”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会有些差异。就《髋髀》这个词而言,在古代有时会写成“膁腘”、“髆髀”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字的写法已经统一为“髋髀”。

例句

1. 她滑倒了,摔伤了髋髀。

2. 长时间坐着不动,容易导致髋髀肌肉僵硬。

组词

1. 髋盆:指人体骨盆中的髋部。

2. 髋关节:人体上下肢骨骼连接处,具有良好的活动性。

近义词

大腿、胯部

反义词

上体、上身

别人正在浏览...

白户白身人跛觋拨云睹日长卷逞辩冲幄愁肠百结翠眉典校地祇娥魄風雲際會覆海服翫挂历贵末焊花皓首呵欱宏窈画数火盆谏争如流较近阶除境会惊惑景慕聚敛刊职啃啃哧哧夸扬令牌六欲旅逸麻命渺视名宿明准谋朝暮夜先容千春琼楼沙坻善始善终社日始料所及霜涉叔母宿福随时所善贪瞋痴天台宗蹄书渥眄五杀响遏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