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报告期的意思、报告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报告期的解释

①“基期”的对称。统计中计算指数、发展速度等动态指标时,与基期(年)对比以取得相对指标的计算时期(年份)。如以1995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数字与1990年的数字对比以计算“八五”期间的发展速度时,1995年即为报告期。②生产经营活动或一般工作实际完成后作出总结所包括的时期。其资料可用以与前期对比,也可与计划期(如下一年度)对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报告期是统计学和经济分析领域常用的专业术语,指在对比研究中被重点观察、分析或描述的具体时间段。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报告"一词的释义(指正式陈述调查或研究结果)[来源1],结合《经济统计术语手册》的定义,报告期通常作为研究主体存在,需要通过与基期(参照期)的对比来展现发展变化。例如国家统计局在分析2024年GDP增长时,该年份即为报告期,而2023年则作为基期[来源2]。

在具体应用中,报告期具有三个核心特征:首先,它必须具有明确的时间边界,如季度报告期(2025年Q1)、年度报告期(2024年度);其次,作为动态对比的现时研究对象,常与固定基期或环比基期形成对比关系;第三,其数据采集需遵循《统计法》规定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求[来源3]。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要求上市公司按半年度报告期(1-6月)和年度报告期(1-12月)定期披露财务数据,这种周期性设置既保证了信息可比性,又维护了投资者权益[来源4]。

需要注意,报告期的选择直接影响分析结论的科学性。如研究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若将2020年一季度设为报告期,与2019年同期(基期)对比,能更准确反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程度[来源5]。这种对比方法在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被称为"定基比分析法",是国际通行的经济监测手段。

网络扩展解释

报告期是统计学和数据分析中的基础概念,指用于计算动态指标(如指数、增长率)或进行实际工作总结的特定时间段。以下是详细解析:

核心定义

  1. 与基期对应
    报告期是相对于基期(基准时期)而言的,两者共同构成动态对比关系。例如,若比较2024年与2020年的GDP,2024年为报告期,2020年为基期。

  2. 用途分类

    • 动态指标计算:统计中用于衡量发展速度、价格指数等,如帕氏指数(以报告期数据为权重)。
    • 工作总结阶段:指实际工作完成后进行总结的时期,资料可与前期或计划期对比。
  3. 时间范围
    可能是具体年份(如2025年)、月份(如编制价格指数时常用当月为报告期),或其他自定义周期。

实际应用示例

注意事项

通过对比分析报告期与基期的数据,可揭示趋势、评估成效,为决策提供依据。

别人正在浏览...

傲诞板岩八裔不事边幅不知贵贱呈閲弹肃大宛马调正递兴东山妓笃念坊本梵香发扬踔厉非法行为封恨风向分子钟扶寸槁荐格饵更待干罢宫袍拱棚軲轳车贱骨子剪辟践辱计曹畸节尽光就地取材鸠占鹊巢笄总菌阁李斯狗枷冥神排射朋充晴雨表奇人绮态缺憾取诸宫中日完柔伏入籍森拱山桃深严豕亥尸厥使鹿鄂伦春施人蝨心私道逃亡通阛宪署